高中生物《认识基因》教案2 中图版必修2

高中生物《认识基因》教案2 中图版必修2

ID:29378042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生物《认识基因》教案2 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生物《认识基因》教案2 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生物《认识基因》教案2 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认识基因》教案2 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认识基因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基础知识。2、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运用有关基因和染二、教学重点:1、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三、教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四

2、、板书设计:一、基因概念的提出二、基因概念的延伸三、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五.教学过程:导入:介绍萨顿对蝗虫生殖细胞的研究。总结出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行为表现并与课本中所列萨顿的推论进行比较。同学们回忆模块1所学习的关于细胞结构中与生物的遗传有关的部分。为什么把染色体与遗传联系起来的呢?在细胞的研究中究竟哪些内容提示我们染色体与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并介绍萨顿对蝗虫的研究。引入孟德尔定律,引导学生尝试将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阅读孟德尔第一定律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探讨1。启发式教学帮

3、助学生逐条归纳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简要板书,完成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比较表格。基因行为染色体行为(一)基因结构1.基因概念: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无论是核基因还是质基因)功能:储存、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决定生物的性状(环境影响)特点: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点,结构相对稳定。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对基因内部结构的研究,直到70年代中期,随着DNA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才对基因的结构有所认识。2.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真核基因是不连续基因:鸡卵清蛋白mRNA与DNA杂交实验鸡卵清蛋白基因

4、的大小和结构如下:  (1)A、B、C、D、E、F、G的序列不能转录,约占75.2%(5641bp)(2)L、1、2、3、4、5、6、7的序列能够转录,约占24.8%(1859bp)大小:原核细胞的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核苷酸对组成的结构:组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以分为不同的区段。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不同区段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特点:编码区:连续核苷酸结构,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意义:非编码区虽然不能编码蛋白质,但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对于遗传信息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RNA聚合酶:是由多个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功

5、能:催化DNA转录为RNA过程:RNA聚合酶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与结合位点结合→开始转录→RNA聚合酶沿DNA分子移动,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转录完毕后,RNA链释放出来→RNA聚合酶从DNA模板链上脱落3.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大小:真核生物基因比原核生物的大许多结构: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要比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复杂)特点:A.非编码区具有调控作用B.编码区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分隔开来,成为一种断裂的形式内含子功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六

6、、教学反思:本节教案内容虽然是必修内容,但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又有较多理科思维的探究活动,因此从课堂学生的反应,以及课后学生作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对于理科班的同学更适宜,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活动,主动探究,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节奏紧凑。但在时间上略显紧张,学生的表达仍不够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