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人民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人民版

ID:29387920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人民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人民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人民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人民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情分析】1.这部分是选修模块中重要的内容,高考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梭伦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专题。2.随着高考选考试题命制技术逐步成熟,高考命题逐渐由考查单个改革向综合考查多个改革的方向发展。如:山东高考曾经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宁夏卷曾经将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综合起来考查。3.从考查的内容看,高考侧重于探究改革的成败得失,分析成败的原因。这对于我们在当今的改革开放中形成正确的态度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是高考命题考查的主要价值所在。【知识交汇】一、比较商鞅变

2、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1.相同:①两次改革都有富国强兵的目的。②两次改革都涉及了对权贵利益的限制;商鞅变法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梭伦改革主张按财产划分等级,打击旧贵族的特权。③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力强盛。2.不同:①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梭伦改革处于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革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②两者的性质不同。梭伦改革是一次奴隶主阶级的缓和社会矛盾的变革;商鞅变法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③两次改

3、革的特点不同。梭伦改革为平衡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调和、折中的特点;商鞅变法坚决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改革较为彻底,是一次促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变革。④两次改革的结果与影响不同。梭伦改革不但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激起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但却为雅典走上民主政治道路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成功了,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为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二、比较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异同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

4、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三、比较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③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④结果都取得了成功。2.不同点:①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

5、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②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四、比较加尔文和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1.相同点: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2.不同点: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6、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五、比较马丁·路德教一加尔文教的异同1.相同点: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2.不同点:①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②加尔文教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六、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1.相同点:①背景: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

7、内外形势。②领导者:改革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主持的。③结果: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④阻力: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2.不同点:①性质: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②结果:阿里改革失败;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七、俄国农奴制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1.相同之处:①所处时代: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国内背景: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③方式: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④

8、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⑤客观效果: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⑥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⑦结果: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2.不同之处:①面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