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知识复习疑点问答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数学知识复习疑点问答教案新人教版

ID:29390655

大小:11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数学知识复习疑点问答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数学知识复习疑点问答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数学知识复习疑点问答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数学知识复习疑点问答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数学知识复习疑点问答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知识复习疑点问答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数学知识复习疑点问答1.什么是数学方法?中学数学有哪些常用的基本数学方法? 答:所谓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了许多运用数学思想的手段、门路或程序.同一手段、门路或程序被重复运用了多次,并且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成为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以数学的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过推导、运算与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数学方法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二是逻辑的

2、严密性及结论的确定性,三是应用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数学方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提供简洁确定的形式化语言,二是提供数量分析及计算的方法,三是提供逻辑推理的工具.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数学方法的地位和作用的强化正好是相辅相成.  在中学数学中经常用到的基本数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逻辑学中的方法.例如分析法(包括逆证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穷举法(要求分类讨论)等.这些方法既要遵重逻辑学中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又因为运用于数学之中而具有数学的特色.  (2

3、)数学中的一般方法.例如建模法、消元法、降次法、代入法、图象法(也称坐标法,在代数中常称图象法,在学生今后要学习的解析几何中常称坐标法)、比较法(数学中主要是指比较大小,这与逻辑学中的多方位比较不同)等.这些方法极为重要,应用也很广泛.  (3)数学中的特殊方法.例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加减法、公式法、换元法(也称之为中间变量法)、拆项补项法(含有添加辅助元素实现化归的数学思想)、因式分解诸方法,以及平行移动法、翻折法等.这些方法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也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某一类问题也都是一种通法.2.解不等式时,常用

4、的等价转化有哪些情况?答:设y1和y2都是x的函数,那么下列各不等式等价:(1)│y1│≤y2(y2≥0)-y2≤y1≤y2,│y1│>y2(y2≥0)y1<-y2或y1>y2;(2)│y1│≤c(c≥0)y12≤c2,│y1│>c(c≥0)y12>c2;(3)y1·y2≥0y1≥0且y2≥0,或y1≤0且y2≤0,y1·y2<0y1>0且y2<0,或y1<0且y2>0;(4)y1/y2>0(y2≠0)y1·y2>0,y1/y2<0(y2≠0)y1·y2<0.3.怎样正确理解逻辑

5、联结词“或”的意义?  答:“或”这个逻辑联结词的用法,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不可兼有”,即“a或b”是指a,b中的某一个,但不是两者.日常生活中有时采用这一解释.例如“你去或我去”,人们在理解上不会认为有你我都去这种可能.另一是“可兼有”,即“a或b”是指a,b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例如“x∈A或x∈B”,是指x可能属于A但不属于B(“但”在这里实际上等价于另一逻辑联结词“且”),x也可能不属于A但属于B,x还可能既属于A又属于B(即x∈A∩B).又如在“p真或q真”中,可能只有p真,也可能只有q真,还可能p,q都

6、为真.数学书籍中一般采用后一种解释,运用数学语言和解数学选择题时,都要遵守这一点,还要注意“可兼有”并不意味“一定兼有”.4.“p或q”“p且q”“非p”这三个复合命题概念后,怎样进行真假概括?  答:(1)对于复合命题“p或q”,当且仅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包括两个同时为真)时,它是真命题;当且仅当p,q都为假时,它是假命题  (2)对于复合命题“p且q”,当且仅当p,q都为真时,它是真命题;当且仅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包括两个同时为假)时,它是假命题.  (3)对于复合命题“非p”,当且仅当p为真时,它

7、是假命题;当且仅当p为假时,它是真命题.  以上也可以利用真值表示进行概括.  可以看出,要使学生正确理解上述概念,还要让他们熟练掌握并会灵活运用“至少”“最多”“同时”,以及“至少有一个是(不是)”“最多有一个是(不是)”“都是(不是)”“不都是”这些词语.这也是学习数学的难点之一,需要长期不懈地进行训练,才能达到要求.5.怎样理解四种命题?怎样利用反证法来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  答:学生在初中未学过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可以举例来说.  命题甲:如果∠1、∠2是对顶角,那么∠1=∠2.  命题乙:如果∠1=∠2,那

8、么∠1、∠2是对顶角.  命题丙:如果∠1、∠2不是对顶角,那么∠1≠∠2.  命题丁:如果∠1≠∠2,那么∠1、∠2不是对顶角.  这里命题甲、乙互为逆命题;命题丙是把命题甲的条件、结论都加以否定后得到的,所以我们把命题丙叫做命题甲的否命题(注意让学生把“否命题”一词与刚学过的逻辑联结词“非”的使用区别开来,“非”通常只否定结论),并且命题甲、丙互为否命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