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我们分享,我们快乐2教案 浙教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我们分享,我们快乐2教案 浙教版

ID:29394920

大小:8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我们分享,我们快乐2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我们分享,我们快乐2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我们分享,我们快乐2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我们分享,我们快乐2教案 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我在班级中1.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教学目标:1.知道分享能带给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2.认同别人的快乐,学会真心祝贺和悦纳别人的快乐;3.能够对同学间不接纳和不欣赏的行为进行阻止,并运用正确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乐。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大家带了很多玩具过来,看来大家都很喜欢玩玩具,平时你在家是怎么玩的啊?2.现在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和同学一起玩玩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玩具(2-3分钟)3.玩玩具结束。问:刚才大家玩得真热闹,那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今天和大家玩玩具和你平时在家玩有什么不一样吗?自己的心情有什么变化?4.师:是啊,刚才

2、我们玩的时候是把好玩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这就叫做“分享”,(板书:分享)看来啊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原来分享能使我们变得很快乐。二、分享照片中的快乐事1.(出示学生在学校中的一些照片)既然分享有这么神奇的力量,那老师也想试试看。老师有几张照片,你能不能和大家说说这些照片中的一些快乐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看看谁说的故事能把大家给逗乐了?你选哪张照片,照片里讲的是什么事啊?2.入队①当时你和谁分享了入队时的快乐,你把好消息告诉了谁呢?②演一演:老师扮演妈妈,请学生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③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表情啊?当时爸爸妈妈的表情和老师现在一样吗?他们还说了些什么?3.春游①平时

3、你吃过饺子吗②你平时能吃几个,那天你吃了几个啊?③哪些同学也吃了很多啊,请大家举举手看?同样是饺子,为什么你那天吃了那么多呢?④板书:分享食物,多香甜4.花展①平时你把花放在哪里,有多少人可以看到啊②放在学校里后有什么变化吗?有多少人看到了你这盆花啊?③你有没有听到别人是怎么称赞你的花的?④板书:分享美景,多漂亮三、画画说说,分享意见1.刚才我们说说笑笑,一起分享了校园中的快乐事,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一个脑筋转转转的小游戏,有兴趣吗?2.课件出示三角形,给这个三角形加上寥寥的三四笔,变成其他有趣的东西。3.自己动脑想一个主意,画一画。(学生动手画画。)4.说数字想了几个办法5.

4、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下,看看你又知道还能变成什么图形6.问:你一个人想到了几种图形?和大家交流后你又知道了几种图形啊?举例7.小结:把你独特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听,这也是一种分享。这是在分享什么啊?分享了想法,能让你变得……(出示:“分享想法,多聪明”)四、概括分享的作用1.分享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点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奇妙的变化,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一起分享食物后,你会感觉食物怎么样?2.板书:分享食物更美味,分享美景更漂亮,分享想法更聪明……五、扩大分享的内容1.小朋友们刚才真能干,除了分享照片、想法,你还有什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呢?2.学生上台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物品(作品:

5、请学生介绍一下你的创作过程,作品中的内容;奖状:你是什么时候得奖的,台下的小朋友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他吗?)六、辨析感悟1.分享的力量真是大啊,如果我们学会了分享,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快乐。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分享了呢?书上出了难题来考考大家,请大家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的做法对吗?2.引导:当别人取得成绩时我们要祝贺他,向他学习;当别人失败时不能嘲笑,要分担别人的忧愁、失败3.你遇到过考试不好的情景过吗?当时你的心情如何,其他同学有什么好办法使他快乐起来吗?4.采访心情不好的学生:听了这么多大家的安慰,看到有这么多同学一起来分担你的痛苦,现在你的心情又怎么样了呢?引出:当你的忧愁

6、说给别人听,有别人和你一起分担时,你会觉得忧愁减少了一半。七、课外延伸,活动总结1.听了大家的话老师真是开心,看来大家已经开始渐渐学会分享了,现在老师也有一样礼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是什么?(出示拍手歌)2.谁愿意来读读这首儿歌和大家一起分享呢?3.全班边拍手边读儿歌八、总结:是啊,献出了自己的快乐,分享了别人的快乐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希望同学们能把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你的快乐,我们一同快乐!好吗?九、反思:怀着新奇与忐忑的心情我上了今天第一节一年级的《我们分享我们快乐》。对于本课的设计,我基本是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进行的。新课程关于"生活"的理念大致可以表述为

7、:"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这种理念必须通过教学这个重要渠道得到体现和实施。在教学中,应树立一种新的"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一方面,要"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所以,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是要为儿童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把儿童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因此对于本课中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