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4 爱护水资源

ID:29418799

大小:75.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4 爱护水资源_第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4 爱护水资源_第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4 爱护水资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4 爱护水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知识·巧学·升华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分布状况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河流、地下、大气中、生物体内,水的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联想发散全球水的总储量中,海水占96.5%,陆地水占3.5%,其中淡水占2.53%,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与雪盖、高山冰川和永久冻土层中,难于利用,可利用的只占30.4%。2.水对地球生命的重要作用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

2、生命产生、存在、发育和繁殖的基本前提,没有水也没有现代文明社会。水与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任何作物生长、任何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人们的一切活动也都离不开水,所以说水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使用的淡水占人类耗水总量的60%~80%。工业: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用水为原料来制造化肥等,水力发电、内河及海洋航运等。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两图均为节水标志,其中

3、B为我国新千年启用的“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用水器具的标志。2.防治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中,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流失。我们能采取的防治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图所示)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物等未达标排放农业

4、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问题·思路·探究问题1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能喝吗?思路:水中的杂质除了不溶性的杂质,还有可溶性的杂质,无色透明的水质能保证不含不溶性杂质,但有可能有一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可溶性杂质。探究: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是纯净的水,无色透明的水只能说明水中不含不溶性杂质,有可能有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可溶性杂质。所以不一定能饮用。问题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思路:水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源,水源的短缺将严重影响工

5、农业生产的发展,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探究: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水的短缺,将对工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典题·热题·新题例1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超纯水”是不含任何其他物质的水B.“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动植物D.自然界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不必节约用水思路解析: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但可饮用的水的储量又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D选项不正确

6、。任何物质均可称其为化学物质,因此B选项不正确。答案:C深化升华所有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注意区别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例2阅读短文,完成问题: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利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其主要原理就是运用了冷凝催化剂机制。具体地说,就是利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用碘化银在高空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这些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将通过零度层下降,之后融化,形成雨滴。今年春天,同安和金门发生了严重的旱灾,5月14日,该市使用了500发碘化银炮弹

7、,实现了人工降雨30~50mm,大大缓解了灾情。(1)分析上述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其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一例。(2)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该市用水危机的预防性方案。(3)从环保意义上说,用碘化银人工降雨有什么缺点?为什么?思路解析及答案:(1)物理变化:水汽凝华,又形成了冰晶。化学变化:碘化银分解。(2)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能的答法有如下几类。①从保护水源的角度:保护九龙江等水源;②从节约用水的角度:节约家庭和工业用水,利用废水冲厕等;③从废水的综合利用:家庭或工厂废水的循环使用等;④从水资

8、源的开发:海水的淡化等;⑤从人工增雨的技术开发:研究人工增雨;⑥从保护环境上:植树造林等。(3)污染地下水。因为Ag是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都是一种污染。深化升华此题阅读量较大,题干中包含的既有有用的信息,又有无用的信息。首先要根据提出的问题提取有用信息,然后再联系课堂上所学知识解答。例3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A.农业上大量施用化肥、农药B.工业上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C.人们用第四代广谱杀菌消毒剂ClO2对水进行杀菌消毒D.生活中大量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