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

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

ID:29448950

大小:81.0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0

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_第1页
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_第2页
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_第3页
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_第4页
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教育相对滞后。根据地理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结合形势发展,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向学生有效地灌输环境知识,培养环境意识,是地理学科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在中学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且都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已成为许多

2、国家的共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教育活动正在蓬勃开展起来。我们在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正在试用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陆地资源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资源现状,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

3、课堂,运用"公报"11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这种渗透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接受了环境教育,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了解了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二、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4、,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环境观。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例如:《高中地理》中讲到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

5、刻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环境污染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环境污染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指出身边出现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去调查研究,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甚至可以去模拟尝试着解决问题。11高中地理教材一个显著特点是设计了“活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如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就设计了两个“活动”,其中一个是:“好好爱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组织学生针对这个“活

6、动”开展演讲比赛,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都设有自学园地,其内容包括阅读篇、技能篇、练习篇三部分。它们既是课文的继续,又是知识的拓展。教师可以利用自学园地进行适当的环境教育,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利用第二单元“练习篇”的第3题:对于“大气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这一主题,组织学生针对练习中科学家们的正反方观点,结合自己课后查找的资料和课堂所学的知识展开辩论。这种活动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上了一堂环境教育开放课,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三、课外环境教育环境专题讲座既能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又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

7、环境保护意识。讲座内容要结合教材的环境知识,并用乡土材料来做例证。这样的讲座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也容易接受。如讲水资源短缺时,有学生认为当地水资源丰富,用不着节约用水,在请有关专家介绍了“我市的水资源状况”后,学生对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了清醒的认识,增强了节水意识,不关水龙头等不良现象有了根本好转。组织环保调查和环境监测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如调查噪声污染、水污染和交通秩序问题等。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身体验,学生对环保的必要性、紧迫性产生共鸣,从而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此外,还可以配合环保部门开展乡土环

8、境问题的调查研究,11承担一些基础性的、适合学生参与的简易环保监测任务,如组织学生去对学校所在地空气污染和河流水污染的污染源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向有关部门反映。结合一些重要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如“地球日”、“环境日”、“植树节”等不失时机地开展专题环保宣传和环保公益实践活动。可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宣传环境知识,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