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与策略

高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与策略

ID:29453306

大小:87.0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0

高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1页
高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2页
高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3页
高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4页
高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与策略一、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高考总复习主要采用一、二、三轮复习策略。认真抓好这三轮复习,扎实打好基础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首要任务。(一)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各个击破,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这一轮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在复习中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理清知识脉络,而且要勤于动脑、动手,做到“全、联、活”。所谓“全”就是要紧扣《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把分散在各章节的知识梳理全;所谓“联”就是将零碎的知识形成网络。“活”就是做到教材处理活,问题延伸活

2、,习题解法活,思维培养活,通过单元检测,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1、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⑴明确考点,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梳理。⑵学生每天要保证看书(课本)10—15分钟。⑶教学上采用先学后教的形式,给学生更多时间看书,以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结构。2、每讲完一个单元后,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⑴精选典型习题。对复习资料中“偏、难、怪”的练习题大胆删除。⑵精选典型例题。例题的选择要有梯度、有针对性和发散性。针对热点、考点,能举一反三,做到“一点一题,一题多变

3、”。“一点一题”就是一个知识点精选一个典型例题,进行化学知识与能力整合以及审题指导。“一题多变”就是对一个例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适度拓展,设计同类型的变式题,对学生进行审题和答题规范化训练。例如:取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速率一样大变式〈1〉:取0.1mol/L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以上

4、叙述正确的是(    )变式〈2〉:将上述两种加入锌粉改为加入足量的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⑶解题中加大守恒思想的培养及训练,让守恒思想贯穿于解题中。3、每复习一个单元后进行一次测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训练答题能力与速度。4、评改结合。每考一次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总结教学中的不足,调整复习方法及计划。主要抓好两点:(1)要求学生做好卷面分析,并建立错题集。(2)有意识进行限时训练与补偿训练。(二)第二轮复习,融为一体,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科学综合素质。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考查为主

5、,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轮复习着重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分两个知识系统:一是非金属: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二是金属: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对应水化物——盐。形成一条线、带动一个面、形成一张网。如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另外再按照由典型到一般,由通性到特性的思路。如复习金属Al,在前面一条主线基础上,先看金属化学性质通性。①与酸反应②与水反应③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④与盐反应——置换反应。在此基础上强调三点:①与浓H2SO4、浓HN

6、O3钝化②与强碱溶液反应③铝热反应。这样使学生更易区别、记忆。结合我所带学生实际,在第二轮复习中谈几点做法:1、更应重视基础,重视教材,及时回归课本。2、要求学生学会看书,利用好自己总结的知识网络,及时反复看,只有对基础知识内容更熟悉,才能在做推断题时得心应手。3、重视化学实验,强化实验设计。对实验的复习,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器材,合理设计步骤,正确的操作,在实验中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并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实验复习课采用四步跟踪探究:①怎么做?②还可以怎么做?③不这么做行不行?④还有哪些变化?例如,关于喷泉实验

7、有以下问题:①喷泉形成的原理是什么?②只有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吗?只有水才能作为喷泉的液体吗?③为什么有时候烧瓶中不能喷满液体?④已知烧瓶所盛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当喷泉结束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求算?⑤火山喷发原因以及常见的音乐喷泉原理与课本中喷泉实验原理是否相同?⑥如图,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组物质能产生喷泉?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C、CaCO3与稀盐酸  D、NH4HCO3与稀盐酸若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乙醇,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8、()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喷泉的问题经过这样的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