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71599

大小:74.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敬畏自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悟作者思想感情。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3、.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4、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教学重点: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体味文章语言中包含的哲理。2、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利用工具书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2、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开阔视野,增加积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引读。同学们,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

2、征服自然”,课文作者却主张“敬畏自然”,对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惧,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你站在哪一边?且看课文为什么主张敬畏自然而嘲笑“征服自然”的主张呢?(板书课题及作者。)二、诵读积累,走进自然。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2、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梳理课文的脉络。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申述了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敬畏自然。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设置问题情景一:“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

3、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宜分解成几个问题:其一,“敬重自然”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其二,“畏惧自然”是不是意味无所作为?其三,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这些话都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

4、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设置问题情景二: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提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四、课文小结

5、,课外延伸。1、课文小结:你觉得我们是否应该敬畏自然?2、课外延伸:①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字词。②预习“研讨与练习二、三。”第二课时一、诵读回顾,理解导入。学生简单回顾上堂课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导入课文。二、语句品读,理解哲理。本文有不少语句富有哲理性,请认真体会并与同学交流。(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提示: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以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

6、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提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解决“研讨与练习三”)。提

7、示: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三、体验揣摩,互动释疑。1、体验揣摩: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还知道怎样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提示:1、品读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和抒情性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关注现实生活,获取情感体验。2、扣住关键的字、词、句,分析揣摩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3、运用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分析句子的含义。4、通过仿写文中精彩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1.以“我还不理解的是”的句式说说你的困惑。2.以“我赞同(不赞同)的说法,因为”的句式谈谈感受。四、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

8、总结存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