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

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

ID:29471900

大小:766.04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2-20

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_第1页
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_第2页
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_第3页
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_第4页
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广州金桥管理干部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副标题性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学生姓名年级机电081班系别机电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指导教师解丽丽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43目录43摘要…………………………………………………………………………………(2)一、概述……………………………………………………………………………(2)1.背景分析………………………………………………………………………(2)2.中国齿轮工业的发展………………………………………………………(3)3.齿轮的组成结构……………………………………………………………

2、……(4)二、制造齿轮常用的材料……………………………………………………………(5)三、渐开线齿轮切齿方法…………………………………………………………(5)1.展成法…………………………………………………………………………(5)2.仿形法…………………………………………………………………………(7)四、轮设计…………………………………………………………………………(8)1.确定参数………………………………………………………………………(8)2.关系式…………………………………………………………………………(8)3.以拉伸的方式创建齿轮本体………………

3、…………………………………(8)4.创建基准平面…………………………………………………………………(8)5.以可变截面扫描创建第一个齿轮面…………………………………………(8)6.镜像……………………………………………………………………………(9)7.草绘齿形曲线………………………………………………………………(10)8.平移旋转曲线………………………………………………………………(10)9.草绘扫描轨迹线……………………………………………………………(10)10.扫描混合去除材料…………………………………………………………(10)11.关闭所有的曲

4、面和曲线……………………………………………………(10)12.复制扫描混合特征…………………………………………………………(10)13.阵列…………………………………………………………………………(10)14.挖出轴孔及键槽……………………………………………………………(11)五、斜齿轮变更参数实现…………………………………………………………(11)1.删除阵列复制特征…………………………………………………………(11)2.输入新的参数值……………………………………………………………(11)3.复制剪切特征…………………………………………………………

5、……(11)4.阵列复制特征………………………………………………………………(11)六、总结…………………………………………………………………………(12)致谢词…………………………………………………………………………(12)参考文献………………………………………………………………………(12)43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郭伟滏【摘要】齿轮是应用极为广泛和特别重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它可以用来在空间的任意轴之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目前齿轮传动装置正逐步向小型化,高速化,低噪声,高可靠性和硬齿面技术方向发展,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可靠,

6、传动效率高(一般可以达到94%以上,精度较高的圆柱齿轮副可以达到99%),传递功率范围广(可以从仪表中齿轮微小功率的传动到大型动力机械几万千瓦功率的传动),速度范围广(齿轮的圆周速度可以从0.1m/s到200m/s或更高,转速可以从1r/min到20000r/min或更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通过Pro/E与ANSYS的连接,运用有限元方法对齿轮进行了应力分析。【关键词】参数化设计方法材料变更参数一.概述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传动机构之一,可用于传递空间任意两轴或多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传

7、动平稳,寿命长,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等优点。因此,齿轮的三维实体模型在现代齿轮机构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一)背景分析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400~200年的中国古代就巳开始使用齿轮,在我国山西出土的青铜齿轮是迄今巳发现的最古老齿轮,作为反映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指南车就是以齿轮机构为核心的机械装置。17世纪末,人们才开始研究,能正确传递运动的轮齿形状。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齿轮转动的应用日益广泛;先是发展摆线齿轮,而后是渐开线齿轮,一直到20世纪初,渐开线齿轮已在应用中占了优势。  早在1694年,法国学者PhilippeDeLaHire首先

8、提出渐开线可作为齿形曲线。1733年,法国人M.Camus提出轮齿接触点的公法线必须通过中心连线上的节点。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