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78085

大小:66.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钊吗?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张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反动派绞死了李大钊。这篇文章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

2、43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理解来回答,主要写了李大钊牺牲的经过。)  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来理解?(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分段,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段(从“那年春天”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

3、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   第五段(从“28日黄昏”到结束。),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被难”是什么意思?(遭受灾难的意思,这里指李大钊同志被害)“十六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军阀割据,张作霖入关,占领河北等地,镇压革命运动。)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主要讲了什么呢?(讲我永远忘不了十六年前父亲被害这一天。)  2.指名读第二段。  (1)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总是耐心他讲给“我”听)这次为什么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而且烧毁文件的事情是很难向孩

4、子说清楚的。“含糊”指说话的意思不清楚。)  (2)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的工作越来越紧张?(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籍和烧毁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钊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坚决不离开北京?这说明了什么?   (李大钊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势非常危急,个人处境十分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精神。)  (4)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局势紧张,但李大钊不离开工作岗位,说吩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  四、朗读第一、二段。(要求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语气。)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5、。  2.借助课后练习理解第三、四段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第一、二段。  2.说说第一、二段的主要内容。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李大钊在被捕时是怎样表现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不慌不忙”“没有什么,不要怕”“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他的表现从容不迫,沉着镇定,说明他具有临危不乱,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钊的,说明了什么?(“宪兵、侦探、警察一一拥而入,挤满了小屋子”这些都说明敌人心虚,“为了抓一个人,

6、动用了这么多人,‘横肉’是说相貌凶恶,不要放走一个的吼叫,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枪对着父亲和我”这些都说明敌人的残暴。)  4.“我”是怎样表现的?(“剧烈的心跳”,剧烈是猛烈的意思;“恐怖的眼光”,恐怖是惊慌)害怕的意思。这说明作者年纪小,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感到害怕。)  5.练读第三段。(要求读出不同人不同的语气。)  6.说说这段讲了什么?(讲李大钊被捕时从容不迫,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三、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李大钊在法庭上是怎样表现的,说明了什么?(“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说明李大钊即使受过刑,仍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坚定的

7、信念和对人民、对儿女的爱。对于亲人的哭喊,他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心,使他在敌人酷刑下不动摇,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这就是伟大革命家胸怀。)  3.“我”在法庭上是怎样的?(为了保护哥哥,抢着回答自己“是最大的”“父亲立刻就会意了”,“会意”是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这说明“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