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

ID:29493259

大小:67.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娄底三中的信息技术老师——刘雪平,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这是一堂信息素养课,我们常把它归入到信息技术的理论课范畴。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又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新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因此,上好这种类型的信息课,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出的基本要求。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本课的教学。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

2、节是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习信息获取的方法、途径和技巧。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和评价信息的问题。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不可缺少的部分。(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和评价信息。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案例学习、问题探究的过程,掌握鉴别与评价信息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基本的信息鉴别能力

3、,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性,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难点: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与技巧,能结合实例对信息的真伪、价值性和时效性做出合理的判断。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经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接受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不是很强,理性分析、评价信息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三、教法分析根据学情,根据本课所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概括的特点,我充分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4、综合采取了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归纳法进行教学,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四、学法分析基于上述学生情况,教师在学法上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加强案例分析和启发引导;学生可结合讨论交流、角色扮演和抢答练习等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信息鉴别与评价的能力。五、教学过程分析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尝试采用一种“起承转合”的课堂结构模式组织教学。主要由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探究合作掌握新知总结评价巩固新知拓展延伸知识迁移(起)(承)(转)(

5、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首先,课前几分钟播放《雾里看花》歌曲,这是课件封面的背景音乐。——《雾里看花》歌曲与教材内容“吻合”,营造课堂气氛,为后续导入环节作铺垫。2、正式上课时,展示课件主页显示伟人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蕴含哲理的话语:“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飞进来了。”3、紧接着播放动画《害人的短信》,——动画内容为学生最为熟悉的手机中奖短信,具有直观生动、寓教于乐的特点。4、最后,教师引入课题:——在信息时代,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犹如雾里看花。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

6、进行鉴别和评价呢?教师导语承上启下,明确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歌曲、语录、动画、导语,步步相承,环环相扣,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指导学生自主自主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对获得的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可以从来源、价值取向和时效性三个方面来判断。(三)探究合作,掌握新知由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三种基本方法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1、学习“方法一:从信息的来源判断”。主要是鉴别信息是否真实,这是教学的重点,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

7、理解、掌握。学生针对案例一《来自国外的免费陷阱》中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然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归纳、小结。(红字)案例二的学习,先由学生观看视频《网络陷阱》——,然后回答下列问题。这里预设了一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第二题和第三题,让学生充当其中的角色,融入故事中,既灵活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恰当的评价,以鼓励为主。2、学习“方法二:从信息的价值取向判断”主要鉴别信息是否“有用”。它是教学难点之一,因为从

8、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学生理解这种方法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个部分安排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难点。——第一个环节,问题探究:为什么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二个环节,角色扮演。学生从环卫工人、商人、待业人员、政府领导、普通市民的社会角色,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了解社会角色不同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这样设计的意图是:1)、巩固从价值取向进行信息判断的方法;2)、让学生体验社会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