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1

ID:29496265

大小:58.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首先我谈一谈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课标要求学生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教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百年史上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巨变。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背景异常复杂,具备了革命所需要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武昌起义之后,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近代化进程深入到制度层面。这是历史的进步。然而,由于资产阶级在经

2、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如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学生的情况及教法:我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刚刚步入高中,又是新课改的第一届学生,所以对高中课程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具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究精神,而且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一定的了解。这都是完成这节课的有利因素。但是,初中历史采用开卷考试,所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加上本课涉及的问题多、理论性较强,这些是不利因素。所以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用了一些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制作了整合知识的图表和知识结构示意图等,帮助学生对辛亥革命这

3、一课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知结构。采用深入浅出、层层设问等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理解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2、理解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进行正确的评价。3、剖析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和过程。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视频资料演示,设置问题,启发思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评价辛亥革命,让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4、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史实中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重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难点是三民主义的分析、袁世凯能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原因,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完成上述三为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资料,生动地再现了辛亥革命前的一些背景资料,以孙中山、黄兴还有总统府定格,直接导入新课,这样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将大家带入了辛亥革命的学习当中。我把本课内容整合为三部分,1、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

5、发。2、中华民国的建立。3、辛亥革命的结局和历史功绩。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由于辛亥革命爆发的有其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头绪较乱。而且这一内容又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我先给学生提供一个框架式学习提纲,从社会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六个方面来认识辛亥革命的背景,就像坐在飞机上俯瞰地面一样,山川河流一切景观尽收眼底、一目了然。从而使学生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对这一部分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然后针对每一项背景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尽量生动地再现历史,以加深印象,加强理解。例如展示法国邮票上把一条巨龙切割成几短,说明瓜分

6、中国,还有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的场面,还有武昌起义的一段录像约不到两分钟等等,为以下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在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采用历史图片再现中华民国成立的场面,然后重点放在解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上面,我层层设疑,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得出结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然后设立思考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在治国理念上有何异同?这样既巩固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提高学生比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接下来是第三部分:辛亥革命结局和历史功绩的学习,既是本课的重点又

7、是难点,有关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内容,我选择了一段纪实性的视频资料,配有解说员的深沉讲解,学生们仿佛回到了1912年,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无奈和软弱。让学生们明确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是导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根本原因。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让学生们展开激烈的讨论,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大家各抒己见,纷纷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本课整体知识的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