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

ID:29497042

大小:83.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捕蛇者说柳宗元教学目标了解“说”的特点。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掌握本文言字词句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2、“说”的体裁特点;难点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1、《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教学中始终要注意这点。2、本文词语量大,实词以数十计,虚词“之、以、而、乎、焉”等均各有多种用法。讲明词义(实词、虚词),这是本文教学中

2、要用相当时间来完成的重要任务。3、加强诵读、背诵练习。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读投影白居易《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帷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读了白诗,我们已初步感知到唐中期后人民赋税之重、生活之苦难。今天让我们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具体了解一下古代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初读朗读课文。 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

3、评。 (出示投影)1、作家柳宗元字,山西人,世称,又称,唐代著名文学家,“”之一。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我们学过其中的2、文体“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马说》说明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爱莲说》说明了“莲,花之君子者也”的道理.《捕蛇者说》说明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道理。“说”,这种文体。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

4、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3、字词啮()腊()饵()瘘()嗣()徙()踣()藉()隳()恂()缶()弛()俟()孪()几()死者数()莅()蹙()4、了解本文的结构全文共5段,可归纳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写毒蛇之毒和永州人争捕毒蛇的原因。第二部分,叙述蒋氏一家及乡邻们的遭遇。第三部分,点明全篇主旨。三、品读第1—3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段意概括。第1段词句:“永州①之野产异蛇,黑质①而白章;触草木,尽死;①以啮人,无御②之①者。然得②而腊③之②以为铒,可③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

5、虫。①其始,太医④以王命聚④之,岁赋②其二,募有能捕⑤之②者,当③其租入。永⑥之人争奔走焉。”①⑥“之”:的。“异”:奇特。“质”:本体,指蛇身。①“而”:表并列。“章”:彩色,花纹。“触”:接触。“尽”:全部,都。①“以”:而,如果。“啮”:咬。“御”:抵御。②“之”:代蛇毒。①“者”:指办法。“然”:然而。②“而”:如果。“腊”:晒干。③④⑤“之”:代蛇。②③④“以”:用。“为”:作,制成。“铒”:药铒。“已”使动用法,使……离去,这里意为治好。“大风”:麻疯。“挛踠”:手脚不能屈伸的一种病。“瘘”:脖子肿。“疠”:恶疮。“去”:

6、除去。“死肌”:失去感觉的肌肉,坏死的肌肉。“三虫”:人体内的寄生虫。①“其”:指所要述说的事。“太医”:御医,皇帝的医生。“聚”:收聚。“岁”:名词用作状语,每年。②“其”:指蛇。“二”:两次。“募”:征集,召募。②“者”:指人。“当”:当作。③“其”:指能捕捉到蛇的人。“入”:缴纳。“人”:民,避讳唐太宗李世民之“民”。“焉”:于此,在这件事上。第2段词句:“有蒋氏①者,专其利三世矣。问①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②之十二年,几死②者数矣。’言③之,貌若甚戚③者。”①“者”:表停顿,“专”:独占,享有。“其”:指

7、捕蛇以抵租赋。①“之”:代蒋氏。“则”:却。“于”:在。“是”:这事。“嗣”:继承,接续。“为”:做,干。②“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事。“几”:几乎,差点儿。②“者”:指“几死”的情况。“数”:多次。③“之”:代以上说的这些话。“貌”:脸色。“若”:好像。“甚”:很。“戚”:悲哀。③“者”:指其表情。第3段词句:“余悲①之,且曰:‘若毒②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悲”:怜悯。①“之”:代蒋氏。“且”:并且。“若”:你。“毒”:怨恨。②“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事。“将”:打算。“告”:告诉。“于”:及于,给。“

8、莅事者”:管政事的人,指地方官;“莅”,临,统管,治理。“更”(gēng):更换。“役”:差事。“复”:恢复。“则”表连接,那么。“何如”:如何,怎么样。探究1、该节主要有哪两种表达方式?      。2、写毒蛇的“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