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作文审题强化训练教案

高三语文 作文审题强化训练教案

ID:29498708

大小:61.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三语文 作文审题强化训练教案_第1页
高三语文 作文审题强化训练教案_第2页
高三语文 作文审题强化训练教案_第3页
高三语文 作文审题强化训练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 作文审题强化训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作文审题强化训练 ①、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有水就有岸,岸阻碍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滥成灾;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导,却排斥岸的恶意围困。请以“水与岸”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引述了一项英国科学家进行的实验,科学家在许多同时生长的南瓜上加上质量不同的砝码,有的几克,有的几十克,有的几百克,有的几千克,其中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最初的几克逐步加压,到它成熟时已经加到了几百斤.科学家把这些加压的成熟了的南瓜摘下来,试者用刀把它们剖开,看它们的质地有什么不同.别的南

2、瓜随着手起刀落迎刃而开,而那只承受压力最大的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头也弹开了,最后只好用电锯把它们锯开.测验的数据令人难以置信,这只南瓜果肉的强度竟然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于丹说,这其实是一个“生命的实验”,面对这样使人瞠目结舌的实验结果,“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我们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③、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嘲笑的是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歌德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电影《爱玛》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

3、通过眼睛或智力。--马克吐温读了上述文字,你一定会有所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④、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抑”是“向下压,压制”,也可以指一种抑制状态;“扬”是“高举,往上升,也可以指一种昂举状态。音乐有抑扬,文章有抑扬,自然万物有异样,社会百态有抑扬。人生有抑扬,,,,,抑扬有致,方能有音乐的和谐,文章的张弛;抑扬交替,方能有自然、社会的丰富多彩,人应该向自然学习,学会处理抑扬,面对抑扬。关于“抑扬”,你有什么经历和见闻?有什么感受和体验?有什么感悟和见解?请以“抑与扬”为

4、话题构思作文,所写作文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⑤、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成年大马哈鱼经过日日夜夜的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溯河洄游重返故乡,养儿育女,在故乡甘美的水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慢慢地死去。人回溯历史,可以知兴替,明晓历史规律,从而获得人生智慧。回溯过往经历,可以检省得失,坚定信念,憧憬未来。请以“回溯”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⑥、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西方某个国家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

5、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凋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想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它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了他们自己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它的花留在花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也没有被糟蹋。牧师还结交了大批朋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构思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抄袭,不要套作。要求所写内容与所选材料有关。⑦、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生活需

6、要各种各样的投资.<<青年生活>>杂志开设了一个"话说投资"栏目,旨在引导青年朋友健康生活。请你为这个栏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⑧、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知识好比宝石,求知如同采金。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求知的体验常伴你左右,悬梁刺股、囊莹映雪是一种求知,李白、徐霞客漫游名山大川是一种求知,学生学做家务事是一种求知,甚至小孩子趴在地上观察蚂蚁,也是一种求知……在“求知”中你有哪些体验,从中悟出什么道理?请以“求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审题示例:①、首先,单看“水”或单看“岸”,你很容易看出事物的两面性;但联系起来

7、看,“水与岸”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正确立意的基础。其次,可以围绕哪些事物之间存在着类似‘水与岸’的关系这一中心点发现思维:风筝和人手里的线的关系,风筝能不能飞起来,能飞多高,风筝的自由总是有限的,如果它完全脱离了与风筝线的依存关系,过度自由带来的结果就是毁灭;反之,人如果把线拉的很紧,只收不放,只紧不松,风筝永远也飞不起来;其实人与人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你可以想到自由与纪律(限制)的关系。可以想到个人自由与社会法规的关系,可以想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