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499156

大小:60.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70年代的“滞胀”、80年代的经济复苏、90年代的经济繁荣;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概括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比较、概括、阐释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

2、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历史比较问题探究二、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对于本课的导入,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美国航天发射中心》、《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的汽车工厂》,结合对引言文字的阅读,请学生思考后作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战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然后进入本课学习。首先由教师介绍美国的经济发展概况,解释相关概念,比如“滞胀”。引导学生从经济体制、科技革命

3、的影响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几个方面去探讨经济发展的原因。接下来的“西欧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和繁荣的原因和表现”、“联邦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部分,可以交由学生讨论自学。最后一目“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变化的最明显特征是什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有什么积极影响?它可以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吗?战后西方国家的阶级关系如何?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哪些方式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有没有消极作用?产业结构出

4、现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调整?最后的小结: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否能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制度固有的矛盾?引导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形成完整的认识。2.教学案例案例一在介绍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时,将罗斯福、里根、克林顿三位执政时期对美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总统所采取的经济措施列表对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人物罗斯福里根克林顿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开支;减少政府

5、对经济的干预和紧缩通货。增加公共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减少财政赤字;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精简政府机构,减少政府开支。案例二在组织学生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为学生补充一些经济学派理论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理论支撑:凯恩斯主义──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使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脱颖而出,享誉世界。凯恩斯抛开微观经济学的个量分析,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总需求或总收入与消费和投资总和的平衡关系,从而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认为,社会总需求,即所谓的有效需求,是由总消费需

6、求和总投资需求所组成。他还把心理因素引入经济研究之中,指出由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总供给水平(即生产水平),从而造成“非自愿失业”。为了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引起消费需求的增加,并藉此扩大总就业量。“有效需求”不足,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病症的根源,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就必须通过变更利率、通货膨胀、公共投资和公共工程等手段来干预调节经济生活。凯恩斯这一理论宣告了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史上自由放任主义的统治地位的结束。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首先在美国“新政”中得到了印证,或者说它对罗斯福在大萧条时期迫不得

7、已采取的非正统措施提供了理论上的认可。自此以后,凯恩斯主义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国策,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一直在资本中义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直到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滞胀危机,凯恩斯主义对此束手无策,各种新兴经济理论才应运而生。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也称现代货币数量论或货币学派,它是50年代中期,首先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提出的。随着6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和财政金融危机的恶化,特别是70年代西方经济受到滞胀的困扰以后,弗里德曼的学说逐渐受到政府重视,在美、英等主要西方国家

8、付诸实践,他因此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75年开始,西方七大工业国中有五个国家公开实行货币供应增长目标。现代货币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货币最重要”,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提倡实行“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政策。现代货币主义是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