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7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7 岳麓版必修2

ID:29500927

大小:83.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7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7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7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7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7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7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麓版必修二《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的第1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推进,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社会主义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模式。学习本课,有助于认识从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的艰难历程

2、,感受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为我们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借鉴。2.教材的处理教材分为三个子目录,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我将教材处理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等四个方面。我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调整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一目,而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调整为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二目,斯大林经济体制调整为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三目,将阅读与思考部分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调整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四目。(

3、三)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四)教学目标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了解各政策产生、变化的背景,认识其国际、国内影响。2、 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

4、变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六)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七)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部分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上网查找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关的资料。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做有关配套的练习册填空题,了解基础知识。(二)新课导入部分导入:图片展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期的群众争议的情景,请问: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引起群众的争议?主要是哪个阶级不满?苏维埃政府改变政策了吗?2、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么,之前的苏维埃政府为何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

5、制的建立(三)师生互动部分一、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出示材料):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大国崛起》(结合教材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材料)【合作探究】1: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是什么?他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何特点?他为何说俄国不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设计思路: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中初步感受社会主义,其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二、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一)、战时

6、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出示材料:材料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材料2: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由于原料缺乏,铁路运输瘫痪,40%的工厂停工。劳动人民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工人每天只能领到一块面包,有时连这一点食物也得不到。【合作探究】2: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结合教材,思考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处境?(设计思路:此处引导同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

7、革命叛乱,经济严重匮乏)2、内容:展示材料: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在非常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合作探究】3:“非常时期”指什么?采取“非常措施”的目的是什么?“非常措施”有哪些?(设计思路:通过以上设问,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3、评价:(出示材料,阅读回答)材料1:“当时所处的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