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说课稿及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说课稿及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

ID:29509913

大小:74.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说课稿及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_第1页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说课稿及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_第2页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说课稿及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_第3页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说课稿及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_第4页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说课稿及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说课稿及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呐喊〉自序》说课稿及教案教学目标: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教学设想: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指导过程与步骤:一:导入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

2、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二:介绍“序”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投影显示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三:分析课

3、文1.引出“梦”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问:是什么的“一部分”?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

4、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写作特色。)地 点 生 活 经 历 思 想 发 展绍 兴 侍 亲 疾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

5、感受如何?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

6、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

7、么又动摇呢?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

8、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