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2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2 苏教版必修2

ID:29509958

大小:57.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2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2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2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2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个人的遭遇》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和平的愿望,战争的罪恶 2、启迪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珍视和平和生命。 学习方式: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 课时:1 教学内容: 导引: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去感受那血雨腥风的时代。 一、导入 1、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1

2、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请同学们谈谈对二战的认识,可以在台上展示相关资料。 (此环节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 家园的毁坏,亲人的离开,都是战争给人带来的祸害。这几幅图片一定把你们又带入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回首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们带来了太多痛苦的记忆,时至今日,这伤口依然在隐隐作痛,今天让我们追随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脚步,再一次去面对战争的痛苦,去感受一个俄罗斯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变化…… 二、课文探讨 解题:《一个人的遭遇》 1、 一个人指的是谁? 是怎样的一个

3、人? 索科洛夫(凡尼亚)参加二战的军人 2、他们分别有怎样的遭遇? 索科洛夫 ①上了前线 -------战争刚爆发,木工索科洛夫就上了前线 ②被俘受尽折磨 ------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苦难的艰巨道路:他被俘过;在集中营里做过受尽折磨的苦工; ③逃出集中营 ——“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一方面挨打,另一方面要挨饿;说明战争能给人的肉体上带来痛苦,反衬出战争的灾难和罪恶。    ④妻女被炸死 ——从索科洛夫由激动、兴奋到极度悲痛这样的心理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战争对于人的精神伤害,说明战争的罪恶和残酷。    ⑤儿子牺牲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失去所有的亲人更为痛苦的事呢!这样的

4、一种悲痛欲绝的心理正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⑥得到一个新的儿子 3、体会情感变化转折 战争被俘(痛苦)-----带人逃回(惊喜) 家毁妻亡(痛苦)-----儿子幸免(惊喜) 妻死家亡(痛苦)-----儿有出息(惊喜) 儿死沙场(痛苦)-----又得新儿(惊喜) 日念亡人(痛苦) 4、请学生谈对此的感受,揭示主题 控诉战争的罪恶,战争对人的摧残 文中提到另外一个人的作用 5、如何描写这个小孩 凡尼亚【明确】分别从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方面来描写: 外貌——“脸上溅满西瓜汁,尽是灰土,头发蓬乱,脏得要命,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语言——“走到哪儿,睡到哪儿。”爸爸“在前线牺牲了”,“

5、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 (凡尼亚成了流浪儿!) 动作——“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象粘住了一样。” (凡尼亚的动作近似疯狂,可以看出他对于亲情和父爱的渴望,反衬出战争的罪恶) 6、这说明了什么?(一个人的遭遇) 希特勒入侵苏联,给全体苏联人民造成的灾难是无法描述的 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的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吗? 不是。不是一个人,而是战争中的所有人都受害,受摧残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赢得了反

6、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 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人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7、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①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

7、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 ②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 “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 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 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三、小结 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小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