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7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7 苏教版必修2

ID:29509963

大小:63.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7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7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7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7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7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7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个人的遭遇》教学实录苏教版语文课本必修二第二主题单元“和平的祈祷”第一模块“遭遇战争”中,收录了前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在这部以描绘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灾难为主题的作品中,肖洛霍夫借助于一个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了战争给普通人的心灵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创伤。教学这篇课文,我不想依照小说的要素来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希望通过文本的研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和战争文学,培养起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所以,我主要是抓住文章中的“我”的情感变化来做组织教学,并在教学中适时穿插学生记忆中积累的关于战争文学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战争文学

2、的本质。本课授课,共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师:提到战争,每一个人的大脑中呈现出来的,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图象。有的人想到的是血肉横飞,哀鸿遍野;有的人想到的是驰骋疆场,杀敌立功。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学生,战争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个遥远的过去。对于战争,我们还知道多少?提到战争,我们会想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知识储蓄,看看你的记忆中,保存着什么样的战争画面?然后再想一想,这些画面,为什么会保存在你的大脑中呢?生:我看过《南京大屠杀》,留在记忆中的,是无数的尸体,还有遍地的鲜血。对于战争,我痛恨。师:这部片子,我也看过,确实是惨绝人

3、寰。我们应该牢记这份灾难。生:我看过《黑太阳》,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日本人用中国人做活人实验,特别残忍。当时,我就希望手中能有枝枪,把这些日本鬼子全部打死。师:我也看过,和你一样的心情。日本的731部队,在中国大地上确实犯下了滔天罪行。生:我没看过什么小说,电影好象也只看过《地道战》。在这部电影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人的智慧。我们的人民,运用他们的智慧,消灭了日本侵略者,保卫了家乡。师:《地道战》是一部经典电影啦。我小时侯看过无数遍。每次看到民兵们在地道中用长矛戳死日本鬼子,就感到特别痛快。生:我看过《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写了美国军人如何拯救一个叫瑞恩的被俘士兵的故事。因为瑞恩的其他

4、兄弟都在战争中死去了,美国人要为这个家庭保留下一个孩子,就组织了一支小分队带敌人后方去把他救了出来。师:哦,这是一部很有名的美国大片,可惜我没有看过。你认为这部美国影片,它想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生:善良吧……师:善良?生:还有机智。在这个片子中,美国人表现的非常勇敢机智,也非常善良。师:好,刚才几位同学,从他们观赏过的战争主题的影视作品出发,带领着我们回忆了发生在中国和外国的几次不同的战争。对于战争,我们有了个初步的印象。然而,我们的印象毕竟是肤浅的。因为我们仅仅是个看客。战争,对战争最有发言权的,还是那些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战争中身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的人。

5、下面,我们就打开课本,共同学习前苏联伟大作家肖洛霍夫的经典作品《一个人的遭遇》。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依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整理出“我”所遭遇的主要事件。最好是用曲线图的形式,标注出“我”的人生起伏。另外,对文章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做好标记,写好自己的批注。阅读中遇到疑问,可以交流讨论学生阅读,少量同学在交流。此处用去15分钟。师:谁来说说“我”都经历了哪些事件?从“我”出发上前线开始说起,你说。生:“我”上前线,和妻子分离,“我”用力推开妻子。然后我到战场,做运输兵。后来被德国人抓住了,受尽折磨。后来找到机会,俘虏了一个德国少校回到了自己的队伍。然后是接受治疗,然后写信回家。

6、从邻居来信中,知道妻子和女儿都被炸弹炸死了。再后来过了几个月,我又惊喜地知道了儿子还活着,并且做了军官,正在前线和德国人作战。然后,有一天,儿子部队的人来通知我,说儿子牺牲了。后来战争结束,我到一个战友那去开车。偶尔的机会,捡到一个孤儿。我收养了这个孤儿,和他相依为命。再后来,我开车撞死了一头牛,驾驶证被没收了,我带了孩子到别的地方去流浪。师:复述的很完整了。有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你有吗?生:主要的就是这些。另外,课文中还有少量的细节,比如“我”回家乡探视时的悲伤;比如“我”找到儿子时的梦想等等。我觉得这些细节对表现这个人物特别重要,比故事梗概更重要。师:哦,还有很多细节。细节比梗概更

7、重要。这样,咱们先把细节放一放,继续研究梗概,一会研究细节时,你再继续发言,好吗?生点头,坐下。师:主要故事梗概整理出来了。我们在一起归纳一下,看看在这个梗概中,我的情感是怎么样变化的呢?生:作者的情感是个波浪线。从课文节选这个部分看,是从“喜”入手的,回归部队,特别高兴。后来得知亲人被炸死,是“悲”。再后来,得知儿子还活着,并且还做了军官,又是“喜”,课文中说是“喜气洋洋”。但是,战争的最后一天,儿子却牺牲了,这又回到了“悲”。这种“悲”持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