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2 北京版必修1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2 北京版必修1

ID:29510167

大小:67.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2 北京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2 北京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2 北京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2 北京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2 北京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2 北京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2北京版必修1苏永奎  节选自:《国语》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夫差败越”和“勾践灭吴”的相关史实,认识精神力量对人生事业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教学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子 1、跟学生一起回忆、理解、点评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回

2、忆中,学生在纸上写,教师板书,留空,抽学生上黑板填写“破釜沉舟”“卧薪尝胆”两个词语。教师可故意将“竟”字写成“竞”,让学生发现并提出纠正。) 2、抽1~2名学生讲他所知道的“卧薪尝胆”的故事,教师可作适当提示、补充、强调。(如学生不知道,可让他们翻看词典。然后找一名学生将词条内容读出来,教师作必要的提示和强调。) 3、很自然地引入到教材练习题三: ①让学生默读3分钟,用铅笔断句加标点。 ②抽学生读文,说出断句时所使用的标点符号。(可一句两句或一行两行,估计自己能做多少做多少。有错误时,教师跟其他同

3、学一起帮助纠正)。 ③学生再读文段,理解意思。 ④教师作必要的解读指导。(注意“反”“坐”“女”“邪”“振”等通假字) 二、进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由学生说出出处(《国语》)。 2、提醒学生读注解,了解有关《国语》的基本知识介绍,勾画识记重要信息。 3、强调“最早的一部”“国别史”等,尤其不能与《战国策》混记(《战国策》是国别体,但不是“最早的一部”)。 三、听录音朗读,继续勾画文中的难点和疑点。听完后,教师和学生一道纠正录音中读错的地方。 四、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文言文学习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文

4、学常识,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课文内容解读等。 五、学生自读课,继续勾画疑难问题;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难点、疑点。不能求解的,做出记号,并在课堂答疑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和其他学生一起解决。 六、课后作业布置:试做教材练习题二。 第二课时  一、课前听录音朗读,学生跟读,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二、课堂解疑。由学生逐段提出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答疑。(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把解疑重点放在字、词、句上。) 1、重要文句: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5、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③“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④“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⑤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⑥“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⑦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⑧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⑨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⑩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1)昔者

6、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1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13)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14)不患其从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15)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2、作文素材: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补漏趁天晴,读书靠年轻 ●做有准备的人 ●晴带雨伞,饱带干粮 ●临死抱佛脚 第三课时 一、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的分析评价。 1段:兵败求降(形势) 2段:变革图新(态度) 3段:富民强

7、国(举措) 4段:民心堪用(策略) 5段:三战灭吴(结果) 二、指导学生整理、掌握本课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句——勾  帅——率  取——娶  免——娩  政——征  摩厉——磨砺 铺——哺  歠——啜  有——又 2、词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文言实词: ①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②贾人夏则资皮 ③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④遂使之行成于吴 ⑤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⑥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⑦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⑧欲其旅进旅退 ⑨如此,则有常赏 ⑩果行,国人皆劝 ●文言虚词 【乃】 ①

8、乃号令于三军曰 ②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则】 ①此则寡人之罪也(用于判断句中表示肯定,相当于“是”“就是”。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进则思赏,退则思行。(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③以身作则(榜样,模范) ④寓言二则(量词) 【其】 ①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②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表诘问:岂,难道。又:“其真无马邪?”) ③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⑤其真不知马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