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送别诗鉴赏学案 苏教版

高考语文 送别诗鉴赏学案 苏教版

ID:29514816

大小:65.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考语文 送别诗鉴赏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 送别诗鉴赏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 送别诗鉴赏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高考语文 送别诗鉴赏学案 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送别诗鉴赏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送别诗情与景的鉴赏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07年江苏卷考查了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2010年又考了王昌龄的《送魏二》【教学目标】1、识记送别诗的常见意象,提高古诗鉴赏能力。2、体会送别诗中写景特色、所抒感情以及抒情技巧。【教学重点、难点】归纳总结送别诗的写景特色、所抒感情以及抒情技巧。【知识链接】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一)习俗类意象:1、柳(折柳送别)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

2、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2、酒(饮酒饯别)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所以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

3、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二)时间意象:3、日暮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4、月亮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三)空间意象:5、长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

4、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6、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此外,“寒蝉”、“阳关”、“古道”、“灞桥”、“西风”、“春草”、“眼泪”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教学过程】一.真题演练:2010年江苏高考卷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5、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归纳总结】二.合作探究(一)抒情技巧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概述诗歌内容。2.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归纳总结】(二)写景特色(如何写景)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6、时牧欲赴官归京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①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②,我心悬旆③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注】①九华山: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②的的:明亮、鲜明的样子。③旆,旗帜。1.概述诗歌内容。2.首联叙写了什么内容?(2分)第二联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分析。(2分)3.第三联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1分)全诗表达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2分)【归纳总结】(三)情感概括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7、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1.概述诗歌内容。2.“万事非”在诗中具体指哪些内容?(3分)3.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3分)【归纳总结】三.真题操练1.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③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④烟。【注】①宗一:柳宗元的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