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论韩愈诗文的廊庙气

【课外阅读】论韩愈诗文的廊庙气

ID:29533022

大小:3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0

【课外阅读】论韩愈诗文的廊庙气_第1页
【课外阅读】论韩愈诗文的廊庙气_第2页
【课外阅读】论韩愈诗文的廊庙气_第3页
【课外阅读】论韩愈诗文的廊庙气_第4页
【课外阅读】论韩愈诗文的廊庙气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论韩愈诗文的廊庙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论韩愈诗文的廊庙气以气为主,以气势、气韵为美,是韩愈创作的主要特征,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都表现出这一特征。前人对他的这一特征多有论证,如对其散文气势的论述,皇甫湜说:“韩吏部之文,如长江大注,千里一道,冲飙激浪,纡流不滞。”苏洵接过皇甫湜的话头进一步发挥补充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敝掩,不使自露,而人望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茅坤也说:“吞吐骋顿,若千里之驹,而走赤电,鞭疾风,常者山立,怪者霆击,韩愈之文也。”以上论者都不约而同地以奔腾不息的长江浪涛和瞬息万变的雷

2、电来形容韩愈散文的气势。对于韩愈的诗,人们也不乏同样的议论,如晚唐司空图就说:“韩吏部歌诗数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抉于天地之间,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明代人高棅也评价说:“昌黎博大其文,其诗横骛别驱,崭绝崛强,汪洋大肆而莫能止。”而清人方东树认为韩诗:“精神兀傲,气韵沉酣,笔势驰骤,波澜老成,意象旷达,句字奇警,独步千古。”这与人们对其散文的评价是何其相似。可见,气势、气韵是韩愈诗文的主体特色,人们也给韩愈这种以气为主的诗文以高度评价。韩愈诗文的气是什么?有关这方面,学术界论述颇多,人们多认为主要指其源于孟

3、子的浩然之气。韩愈的学养功夫,得力于孟子知言养气学说甚深,这确实是事实,贝琼说“韩愈之文祖于孟子”,储欣也认为韩愈“深造孟子,陶铸子长,勒一家之言”。韩愈自己也认为“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他说自己:“贤”虽然不及孟子,但“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可见韩愈是以继孟子之道统而自命的。而韩愈得其精髓的也正是孟子的知言养气和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按孟子的话来理解,是以道义之志统帅“充体之气”(情感、血气),以气养志,志气合一的道德精神。这种道德精神确实贯穿韩愈的诗文中,但只要认真读读韩愈的全部诗文,我们发现不仅如此,在他

4、的诗文中,除了这种浩然之气外,还有一种常为学术界所忽视的或语焉不详的“廊庙气”。张戒曾提出过韩愈诗文的廊庙气,他在其《岁寒堂诗话》中针对学术界有关对韩愈诗文正负两方面的批评时有过一段客观评论:“韩退之诗,爱憎相半:爱者以为虽杜子美亦不及,不爱者以为退之于诗本无所得。自陈无己辈,皆有此论。然二家之论具过矣。……子美笃于忠义,深于经术,故其诗雄而正;李太白喜任侠,喜神仙,故其诗豪而逸;退之文章侍从,故其诗文有廊庙气。退之诗正可以与太白为敌,然二豪不并立,当屈退之第三。”作者指出了学术界在评价韩愈诗文中存在的两种偏颇,比较了杜、李、韩三

5、家各自的特色,给了韩愈比较中肯也合乎实际的历史地位,其中张氏提出了韩愈诗文的“廊庙气”,虽然语焉不详,但值得我们注意。李贤在《后汉书•申屠刚传》注解“廊庙”时说:“廊,殿下屋也;庙,太庙也。国事必先谋于廊庙之所也。”显然,“廊庙”系指朝廷。所谓“廊庙气”自然也就是指宛如朝廷的那种居高临下,肃穆庄严,统摄四方,君临天下,夺人气魄,使人畏避,不敢仰视的气势。本文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韩愈诗文中的廊庙气的表现及廊庙气形成的原因。一、居高临下的盟主气韩愈散文说理雄奇奔放,气势磅礴,咄咄逼人,行文浑灏流转,表现出雄伟闳肆、居高临下的特点

6、。如其《进学解》一文,骄散相间,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偶句、排句、对仗并用,其中又多处用韵语,韵散结合,一气流注。内容上熔古铸今,议论滔滔,闳中肆外,其气势咄咄逼人,正如唐人孙樵所说的“韩吏部《进学解》,拔地倚大,句句欲活,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控骑生马,急不得暇,莫可捉搦,又似远人入太兴城,茫茫自失”。不要说其说理文具有这个特点,即使其与友人的书信文也无不具这个特点,如其《重答李翊书》也表现出这种居高临下的气势。韩愈本着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人不能也”的精神,针对李翊上次对韩愈回信的不相信委婉地提出忠告和批评。韩愈首先指出:“生

7、之自道其志,可也;其所疑于我者,非也。”韩愈所“非”的理由是:“君子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一善,宁有不可告而告之,孰有可进而不进也。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然后用一连串反问句质问李翊:“虽然,生之志求知于我邪?求益于我邪?其思广圣人之道邪?其欲善其身而使人不可及邪?其何汲汲于知而求待之殊也?贤不肖,固有分矣。生其急乎其所自立,而无患乎人不己知,未尝闻有响大而声微也。况愈之于生恳恳邪!”语句婉转,忠告殷殷,态度诚恳,而气势却居高临下,不容置驳。因此曾国藩评价该文说:“《重答李翊书》,韩公文如主人坐堂

8、上,而与堂下奴子言是非。然不善学之,恐长客气。”曾国藩以“主人气”来形容该文,甚有见地。韩愈的这种居高临下之气,在其一部分诗中也有表现。如其《调张籍》一诗,以居高临下之势,借好友张籍之口,大声斥责:“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