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发〔2016〕100号.doc

民发〔2016〕100号.doc

ID:29545669

大小:999.07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8-12-20

民发〔2016〕100号.doc_第1页
民发〔2016〕100号.doc_第2页
民发〔2016〕100号.doc_第3页
民发〔2016〕100号.doc_第4页
民发〔2016〕100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发〔2016〕100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件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民政厅文件民发〔2016〕100号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为及时、全面、客观反映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情况,科学开展灾害综合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相关统计制度、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等

2、,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对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已经国家统计局审核批准。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4-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6月12日-4-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6月-4-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

3、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4-目录一、总说明7(一)统计的目的和意义7(二)统计范围7(三)主要内容7(四)调查方法8(五)灾害损失的统计报送8(六)组织方式和数据采集9(七)统计资料公布及数据共享9二、报表目录10三、调查表式11(一)经济损失统计汇总表11(二)人员受灾情况统计表13(三)农村居民住宅用房受损情况统计表15(四)城镇居民住宅

4、用房受损情况统计表18(五)非住宅用房受损情况统计表21(六)居民家庭财产损失统计表23(七)农林牧渔业损失统计表25(八)工业损失统计表28(九)服务业损失统计表30(十)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损失统计表32(十一)基础设施(通信)损失统计表36(十二)基础设施(能源)损失统计表38(十三)基础设施(水利)损失统计表40(十四)基础设施(市政)损失统计表42(十五)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生活设施)损失统计表44(十六)基础设施(地质灾害防治)损失统计表45(十七)公共服务(教育系统)损失统计表46(十八)公共服务(科

5、技系统)损失统计表47(十九)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系统)损失统计表49(二十)公共服务(文化系统)损失统计表51(二十一)公共服务(新闻出版广电系统)损失统计表52-6-(二十二)公共服务(体育系统)损失统计表53(二十三)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系统)损失统计表54(二十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系统)损失统计表56(二十五)公共服务(文化遗产)损失统计表57(二十六)资源与环境损失统计表58(二十七)基础指标统计表59四、附录64(一)灾害种类术语解释64(二)三次产业的范围及对应表65-6-一、总说明(一)统

6、计的目的和意义。为建立并规范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内容与指标,全面、及时掌握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为国家和地方编制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相关统计制度、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等,制定本制度。(二)统计范围。1.本制度所称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涝灾害、台风灾害、低温冷冻与雪灾、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啸灾害等。2.特别重大自然灾

7、害损失统计范围包括灾区人员受灾、农村与城镇居民住宅用房损失、非住宅用房损失、居民家庭财产损失、农业损失、工业损失、服务业损失、基础设施损失、公共服务系统损失和资源与环境损失。3.本制度中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包括中央(省、市)直属农场、林场、工业、服务业等损失,均按照“在地统计”的原则填报;军队、武警、军区所属单位等损失不在统计范围内。4.本制度中经济损失均为直接经济损失,因灾造成的抢险救援费用、停工停产等间接经济损失、生态系统受灾造成的损失和恢复重建费用等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均按照统计对象的重置价格

8、核算,其中,重置价格为采用与受损统计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受损统计对象相同的全新实物所需花费的材料和人工等成本价格,不考虑地价因素。(三)主要内容。本制度的统计内容包括毁损实物量和经济损失,其中,人员、文化遗产、资源与环境等受灾情况只统计数量,不计经济损失。本制度中报表未涉及的其他需要填报的损失,可单独增加报表并作出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