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秋水同步练习 人教版

高一语文秋水同步练习 人教版

ID:29552474

大小:63.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高一语文秋水同步练习 人教版_第1页
高一语文秋水同步练习 人教版_第2页
高一语文秋水同步练习 人教版_第3页
高一语文秋水同步练习 人教版_第4页
高一语文秋水同步练习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秋水同步练习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秋水同步练习 [学海导航]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今天,我们读庄子的《秋水》,会从中领略到更深邃的道理。庄子既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庄子》一书想象丰富,风格幽默,言词瑰奇,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秋水》是《庄子》中的一个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秋水”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2、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积累文言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本文所蕴含的哲理;在理解句义的基础上积累通假字,归纳成语。 [精彩视点]一、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优劣得以辨明,正谬得以彰显,主题得以突出。文中运用了多种对比。 1、两次所见情形之比。第一次所见,是河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的所见,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此景是何等雄壮!但当他来到大海边,见到的却是“不见水端”的广阔。一个是“不辩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

3、阔,自不待言。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有所见必有所感。第一次,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之后,“于是焉,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种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第二次,河伯见到大海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向海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以为莫若己者’,我之谓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叹,为大海的广阔无垠感叹。一个是“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是“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前为骄傲自满,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两次所见后的动作神态之比。第一

4、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这一“喜”一“叹”鲜明地表现出了河伯两次所见后的不同神态。“喜”所表现的是河伯志得意满的神态,“叹”表现的则是河伯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后的羞愧佩服的神态。 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一“顺”一“旋”表现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顺”字反映了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那种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现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将“见笑于

5、大方之家”,自高自大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导致他人的耻笑、鄙视。而第二次所见所体现的是河伯虚心认错的态度,知耻的精神风貌,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做法不同,结果也必然不同。正确的做法带来的是收获,错误的做法带给人的是失误。总之,大胆的想象拓展了文章的思维空间,强烈的文学色彩撞击着读者的灵魂,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二、庄子——一位崇尚自然、心胸宽阔、思想深邃的哲学家。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战国时期著名

6、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但是他能辩证地分析问题,能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抨击,也有其积极意义。《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格。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善用譬喻,且用喻灵活;第三庄子散文多用韵,声调铿锵,富于节奏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典例精

7、析]1、中考经典思维激活。(2004.陕西)   昔有大长者①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②洄流矶③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④。至洄洑漩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注释:①长者:显贵有德的老人。  ②漩洑:漩涡。  ③矶:露出水面的大石头。  ④处:处置,即驾船。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语众人言          

8、               ②不能前进至于宝所③举船商人没水而死。2、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读了这则故事,联系实际,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