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岳麓版 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岳麓版 必修2

ID:29553477

大小:65.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岳麓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岳麓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岳麓版 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岳麓版 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岳麓版 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岳麓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练习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采取的政策是()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投资经营  D、由国家与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2.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A、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并进而战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长期经济

2、策略C、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秩序D、是人民政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标志3.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特点是()A.用剥夺农民的办法来积累资金B.优先发展轻工业以改善人民生活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D.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巩固国防力量4.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实行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生产资料国有化B、国家成为

3、资本家C、取消自由竞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6.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B.互为补充取长补C.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D.性质和内容都相反7.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A.推行“以工代赈”B、改良资本主义制度C.企业实行国有化D、国家干预经济8.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社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

4、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9.1921年初,俄国“到处出现农民暴动的事件”。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  B.农民受到反动势力的挑拨C.实行国家贸易垄断    D.农民的阶级局限性10.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说,都是()A.实行计划经济  B.变革社会制度C.改变上层建筑  D.调整生产关系11.下列不属于“新中间阶层”的是()A.富裕资本家B.技术管理人员C.第三产业就业人员D.白领工人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

5、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A.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B.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竭力谋求建立经济的区域集团D.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13.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就其实质而言,相同原因是()A、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B、以重工业为中心,农、轻、重比例失调C、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D、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14.关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评叙述,不恰当的是()A.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B.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C.完全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D.实行排斥市场的指

6、令性计划经济15.关于凯恩斯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B.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C.推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包括()A.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C.实行余粮收集制D.实行义务劳动制17.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区别是()A.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18.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的相

7、同点是()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C、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19.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相关的有()①列宁找到了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②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巩固了苏维埃政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0.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反面显示了()A.垄断资本主义的崩溃B.分期付款消费的不可行性C.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D.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21.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性原因是()A.充分利

8、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先进成果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调节C.国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发展经济D.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赚取高额利润22.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B、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