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练习4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中生物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练习4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ID:29554722

大小:64.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生物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练习4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生物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练习4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生物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练习4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_第3页
高中生物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练习4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练习4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练习4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基因重组的过程发生在()A.减数分裂过程中B.有丝分裂过程中C.受精作用过程中D.不同品种嫁接过程中2.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3.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4.人类的正常血红蛋白(HbA)的β

2、链第63位氨基酸为组氨酸(CAU),HbM的β链第63位为酪氨酸(UAU),这种变异的原因在于基因中()A.某对碱基发生替换B.增添或缺失1对~2对碱基C.缺失一小段DNAD.增添一小段DNA5.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基因位于第Ⅲ号染色体上,长度为180kb。目前已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多方向性B.可逆性C.随机性D.重复性6.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发病率明显提高,主要是该人群生殖细胞发生()A.基因重组B.基因分离C.基因互换D.基因突变7.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所产生的花粉粒经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成

3、熟后自交后代()A.全部为纯合子B.全部为杂合子C.1/4为纯合子D.1/16为纯合子8.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B.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D.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9.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2N=24)的幼苗,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物的卵细胞、胚乳核、子房壁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12、36、24B.24、72、48C.12、24、12D.24、36、3410.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其中错误的是()A.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B.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C.三倍体×四

4、倍体→三倍体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11.在形成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于()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细胞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B.体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单倍体C.体细胞中只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必定是二倍体D.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有四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13.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色觉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色觉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变异又发

5、生在什么之中?()A.精子、卵、不确定B.卵、不确定、精子C.卵、精子、不确定D.精子、不确定、卵14.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患儿?()①23A+X②22A+X③2lA+X④22A+Y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5.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必须更换新的种类,主要是因为流感病毒对旧的疫苗产生了较强的抗性,对这种抗性最好的解释是:A.病毒的获得性遗传B.病毒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C.自然选择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保留下来D.由于生殖隔离造成的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以HbS代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HbA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有一对表现型正常

6、的表兄妹结婚后,共生了七个孩子,其中两个夭折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在分析该夫妇的血样时发现,当氧分压降低时,红细胞有收缩呈镰刀状的现象,而正常的纯合子HbAHbA的红细胞在同样氧分压时不变形。请分析回答:(1)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和。(2)存活的五个孩子中,与双亲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3)人类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部分孩子具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17.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

7、菌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仍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通过人工选择获得。(2)酯酶的化学本质是,基因控制酶酯合成要经过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3)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具体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18蚕豆染色体数2n=12,蚕豆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