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

ID:59137956

大小:28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9-12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将同一品种的小麦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遗传性B.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C.基因突变产生的差异D.不可遗传的变异解析 生物的变异分为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异,后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的变异。答案 D2.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A.染色体上DNA变成了蛋白质B.染色体上DNA变成了RNAC.染色体上DNA中的

2、基因数目减少了或增多了D.染色体上DNA中的基因结构发生了局部改变解析 作为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一般是能稳定存在的,并且能够严格的复制。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DNA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即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引起基因内部分子结构的改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过程中基因的数目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变。答案 D3.人类常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A.都是纯

3、合子(体)B.都是杂合子(体)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原因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解析 本题比较新颖,学生要能够通过题目认识到A和a均是A′通过基因突变而得到的A′的等位基因。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有中生无),所以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所以正常者的基因型是aa或A′a,而其父母双方都是患者,所以父母的基因型可能是Aa和Aa或Aa和AA′(杂合体),所以这对夫妻可能都是杂合子(体)。答案 B4.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众多红色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

4、是哪个部位的C基因突变为c造成的(  )A.幼苗的体细胞B.早期叶芽的体细胞C.花芽分化时的细胞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解析 一般来说,在个体发育中,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对生物的危害就越小。该大丽花植株的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说明是花芽分化时细胞发生突变造成的。答案 C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原因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

5、念的理解能力。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前提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原因有两个方面: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等位基因的互换。答案 A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出芽(无性)生殖时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解析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酵母菌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繁殖。答案 C7.下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

6、部分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解析 图1所示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2所示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1基因重组中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没有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答案 D8.已知某物种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如下图)(  )解析 与已知染色体状况相比A项缺少了D

7、E基因片段,B项增加了F基因片段,C项缺失了D基因片段而增加了F基因片段,而D项仅发生了C→c的基因突变,故A、B、C项均属染色体结构变异,只有D项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 D9.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解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卡诺氏液

8、用于染色体的固定,解离液为盐酸酒精混合液;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时期是前期,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用于染色体的染色。答案 C10.2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