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前方练习题 苏教版 必修1

高中语文前方练习题 苏教版 必修1

ID:29555867

大小:63.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语文前方练习题 苏教版 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前方练习题 苏教版 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前方练习题 苏教版 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前方练习题 苏教版 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前方练习题 苏教版 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前方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辜(gū)负眷(juàn)恋连缀(zhuì)雨雪霏(fēi)霏B.翘(qiào)首巍(wēi)峨欷(xī)嘘安然无恙(yàng)C.谪(zhāi)居悠邈(miǎo)低徊(huí)小人所腓(féi)伯门D.寥(1iá0)落搭讪(xiān)发轫(rèn)忐忑(tè)不安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苍茫费尽心机绝纶离乡被井D.焦燥萍飘四方静谧糜使归聘C.惠赐繁华酥骨悠藐悲欢离和D.筏船粉身碎骨潦倒概莫能外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①(几个大苇坑)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_______之势。②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_______,有留恋,有惋惜。③_______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_______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A.浩渺惆怅如果/即使B.浩渺徘徊因为/虽然C.渺茫惆怅因为/虽然D.渺茫徘徊如果/即使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

3、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淖,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

4、离家,甚至是远行。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达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撩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客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

5、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

6、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⑴.文章开头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从上面文字看,你认为为什么人会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路连接着家与前方”四顾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请分别说出“家”

7、“路”眼前与心中”的丰富内涵。(1)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眼前与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人与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上面第5节的内容在《乡土情结》中也有涉及,也写“离家”。请说说两者立意的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