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社戏》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社戏》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ID:29563657

大小:62.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社戏》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社戏》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社戏》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社戏》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社戏》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社戏》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戏【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2、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3、体会小说景物描写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4、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课前预习】童年是人生最纯洁的一方净土,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回忆起童年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温馨、浪漫的情感,更能体会到那段时光的纯真和美好。一方净土,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古往今来,总会有一些高尚的灵魂用心向我们浅唱低吟,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

2、花亲吻土地。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呵/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背景: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

3、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的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社戏:指旧时某些地区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归戏”。课文以“看社戏”为中心事件贯穿全文,刻画人物。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ùdāo)怠(dài)慢撺掇(cuānduō)凫(fú)水潺潺(chán)蕴藻(zǎo)家眷(juàn)皎(

4、jiǎo)洁漂渺(miǎo)纠葛(gé)2、解释下面词语。倘:连词。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大抵:副词。有大多、多半”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相仿:大致相同。仿:类似。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诚然:副词。有确实的意思。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蟋缩。本课是舒畅的意思。通通: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朦胧:月光不明。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用作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歌吹:歌声和乐声。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屹:山峰高耸的样子。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

5、情而兴致大减。兴:兴致。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3、大声读课文,对文章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内容。(1)、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交流点拨】写“我”十一二岁时来到平桥村后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思路。【交流点拨】线索:看社戏;(1)看戏前(1--3):平桥乐土、盼望社戏(2)看戏中(4--30):月下行船、船头看戏(3)看戏后(31--40):月夜归航、偷豆余波(3)、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交流点拨】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

6、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去赵庄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交流点拨】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合作探究】(一)内容、人物探究1、朗读第1至3自然段,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流点拨】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7、。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2、自读第5至9自然段,画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说说这样详写的作用。【交流点拨】心情变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赌气——高兴、有希望——兴高采烈。这样写突出了要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写看社戏的乐趣做铺垫。3、看社戏出发前遇到了哪些波折?又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要详写这些波折?【交流点拨】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

8、”又逐一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