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

ID:29565853

大小:379.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_第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_第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_第3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_第4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地质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B.地壳始终在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C.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和变化起着主导作用D.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占优势【解析】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地壳自形成以来,一直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造成这种运动变化的原因是地质作用。内、外力作用对立统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地壳不

2、断发展变化。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答案】 A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完成2~4题。2.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3.图中丙地是(  )【导学号:32980104】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4.有可能在该处找到石油的是(  )A.甲      B.乙C.丙D.乙和丙【解析】 依据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知,乙为背斜,丙为向斜。甲处两

3、侧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位移,为断层。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答案】 2.B 3.B 4.B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读下图,完成5~6题。5.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导学号:32980105】A.① B.②  C.③ D.④6.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庐山是断层上升一侧形成的块状山地。①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答案】 5.C 6.A读地质剖面图,回答7~8题。7.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4、(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8.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水平拉伸作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解析】 第7题,①处为断层地带,因岩层破碎易遭侵蚀而形成河谷。第8题,图中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岩层④,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答案】 7.D 8.A9.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某地地质剖面图(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出现在

5、_______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处中,为良好的储水构造的是________处,适合建采石场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修建工程隧道应选址于________处(甲或乙),水库选址时,应避开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导学号:32980106】【解析】 解决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向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的为向斜。②褶皱形成初期,背斜成山,向斜成谷;遭受外力侵蚀后,背斜最终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岭。③寻找油气找背斜,寻找地下水找向斜;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答案】 (1)背斜 向斜 断层 丙 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到侵蚀作用,而形成山谷(2)乙 甲 甲处为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