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2基本理论第7讲电化学基础

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2基本理论第7讲电化学基础

ID:29573796

大小:293.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1

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2基本理论第7讲电化学基础_第1页
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2基本理论第7讲电化学基础_第2页
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2基本理论第7讲电化学基础_第3页
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2基本理论第7讲电化学基础_第4页
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2基本理论第7讲电化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2基本理论第7讲电化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讲 电化学基础[限时5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6·启东模拟)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化腐蚀为析氢腐蚀B.图中生成铁锈最多的是C区域C.A区域比B区域更易腐蚀D.铁闸中的负极的电极反应:Fe-2e-===Fe2+解析 海水溶液为弱酸性,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才发生析氢腐蚀,A错误;在B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的吸氧腐蚀的程度最大,生成铁锈最多,B错误;在B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所以B区域比A区域更易腐蚀,故C错误;F

2、e作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则负极的电极反应:Fe-2e-===Fe2+,故D正确。答案 D2.(2016·上海高考)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      B.c(Zn2+)C.c(H+)D.c(SO)解析 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A.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错误;B.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错误;C.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正确;D.SO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错误

3、。答案 C3.(双选)(2016·海南高考)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应式为2FeO+10H++6e-===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移解析 A.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Zn化合价只能上升,故为负极材料,K2FeO4为正极材料,正确;B.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正极电极反应为2FeO+6e-+8H2O===2Fe(OH)3+10OH-,错误;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错误;D.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H-向负极迁移,正确。答案 

4、AD4.工业上可利用下图所示电解装置吸收和转化SO2(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接电源的正极B.A极区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C.本装置中使用的是阴离子交换膜D.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SO+4H+解析 A.由HSO生成S2O,发生还原反应,A应为负极,故A错误;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2H++2e-===S2O+2H2O,碱性增强,故B正确;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H+,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2H++2e-===S2O+2H2O,离子交换膜应使H+移动,应为阳离子交换膜,故C错误

5、;D.B为阳极,发生SO2+2H2O-2e-===SO+4H+,故D错误。答案 B5.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C.电池内部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D.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盐酸解析 A.该电池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B.铜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B正确

6、;C.H+在Cu电极处参与反应,因此电池内部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C正确;D.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的酸,由于盐酸易挥发,生成的甲烷中会混有HCl气体,因此应该加入少量的硫酸,D错误。答案 D6.(2016·北京高考)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a、d处:2H2O+2e-===H2↑+2OH-B.b处:2Cl--2e-===Cl2↑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D.

7、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解析 A、a、d处试纸变蓝,说明溶液显碱性,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剩余造成的,故正确;B、b处变红,局部褪色,说明是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同时放电,故错误;C、c处为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正确;D、实验一中ac形成电解池,db形成电解池,所以实验二中也相当于形成三个电解池(一个球两面为不同的两极),m为电解池的阴极,另一球朝m的一面为阳极(n的背面),故相当于电镀,即m上有铜析出,正确。答案 B7.(2016·华师大附中模拟)把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