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4.1抽样》教案 浙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4.1抽样》教案 浙教版

ID:29604806

大小:124.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八年级数学上册《4.1抽样》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4.1抽样》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4.1抽样》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4.1抽样》教案 浙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4.1抽样》教案 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八年级数学上册《4.1抽样》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二、过程与方法从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调查问题提出抽样的概念,并通过“做一做”及“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抽样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从中去体验抽样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基本要求,并根据要求编制简单的柚样方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的事例、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一种

2、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抽样的概念和抽样的必要性。.【教学难点】本节中的“合作学习”情景比较复杂,学生缺乏抽样的经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提出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的普及,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专家呼吁要保护学生的视力。此时,教师安排活动一:(1)调查我们班级近视的学生有多少人?(2)调查我们学校近视的学生又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只有同学准确地统计自己班级和全校各班近视的学生。就可以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教师指出,像这样为一定目的而全面的凋查叫做普查。例如人口普查;为引出抽样的概念,此时,教师安排活动二:

3、想一想:要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有人设计了下三种调查方法:(1)对全国所有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2)对某一所著名中学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3)在全国按东、西、南、北、中分片,每个区域各抽3所中学,对这15所中学的全部初中进行视力测试。你认为采用哪一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学生通过思考比较并结合自身的体验经历,不难回答以上问题。对全国所有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属于普查,工作量太大,没有必要。对某一所著名中学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这种方法缺乏普遍性,不合适。在全国按东、西、南、北、中分片,每个区域各抽3所中学,对这15所中学的全部初中进行视力测试,这种调查

4、具有可操作性及代表性。方法(3)比较合适。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归纳概括抽样的概念。(请学生归纳,教师补充)人们在研究某个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的情况,于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调查,这就是抽样。因此,引导归纳调查的两种方法:普查即全面调查,如人囗普查的方法;抽样调查即部分调查,当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分析时,采用抽样的方法。做一做:课本P722、归纳概括抽样的优缺点。议一议:温州电视台需要在我区调查“温州新闻”的收视率(1)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2)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

5、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3)你认为对不同社区、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的人所做调查的结果会一样吗?解 电视台在调查时不可能问到每一个看电视的人。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不能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因为只有中学生,缺乏代表性。不同社区、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的人所做调查的结果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情况相距甚远。抽样调查方法只考察一部分对象,所以它具有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的优点.缺点是不如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精确,它得到的只是估计值,而这个估计值是否接近实际情况,还取决于对象选得是否具有代表性。3、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在抽样调查中,我们把所要考

6、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通过下面两个例题,弄清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1)调查某县农民家庭情况时,从中取出1000名农民进行统计。(2)为检测一批日光灯的寿命,从中抽样检测50个是日光灯的寿命。指出:如果要考察的对象内容比较笼统时,样本通常指的是人和物。因此,该县的全体农民是总体,每一个农民就是个体。从中取出1000名农民集体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1000。如果要考察的对象内容是某一方面的特性时,这些特性常常以数

7、据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批日光灯的寿命的全体是总体,个体是每支日光灯的寿命,样本是指抽取的各支日光灯的寿命的集体。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上面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抽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样本,并用样本来估计总体。下面就利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抽样知识进行一次实践活动。合作学习  某地区今年约有10000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为了解数学考试成绩,从中取出的1000份学生的答卷来统计合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问应怎样抽取1000份答卷,使所了解的数据具有代表性? 已知有关信息如下:(1)抽样在卷头拆封进行(即看不见考生的姓名、所在学校、准考证号码等)(

8、2)每个考场有25名考生,每个考场考生的答卷装订成一叠,包装袋上写有考场编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