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

ID:29636674

大小:824.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1.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文中的“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归国家所有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对土地世代使用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2.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有位人物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主张,这位人物的思想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3.从下图《商鞅舌战群儒》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B.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C.商鞅的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D.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4.商鞅变

2、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战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5.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6.商鞅变法法令规定“致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7.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其中主要的表现是()。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一定程度上剥

3、削加重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为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

4、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廉耻,仁、义,非兵、羞战”统称“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请回答:(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变法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在这种制度下劳动成果归奴隶主所有。2.答案:C解析:本题属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懂材料的含义:只要利国、利民,可以不循陈规旧习,大胆进

5、行改革。这是一种要求进行社会改革的思想,符合法家思想,故选择C项。3.答案:D解析:图中的场景描述的是商鞅同旧贵族斗争的情况,因此,A、B两项应是从图片中能够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从图片中秦孝公和一部分官员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明显站在商鞅一边,因此商鞅变法得到了一定的支持。4.答案:A解析:“废井田,开阡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井田制,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5.答案:D解析:什伍连坐制度使秦国的邻居之间形成一种战战兢兢、互相监视的关系。因此世人对秦国人有“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6.答案:B解析: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建立争霸战中的经济基础。因此,其

6、根本目的是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7.答案:D解析: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国王的统治,其变法代表了国王的利益,题目所给出的四个选项都能说明材料,符合题目要求。8.参考答案:(1)赞扬态度。(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商鞅认为“六虱”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