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物理下册 16.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教案二 沪粤版

(春)九年级物理下册 16.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教案二 沪粤版

ID:29639377

大小:18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春)九年级物理下册 16.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教案二 沪粤版_第1页
(春)九年级物理下册 16.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教案二 沪粤版_第2页
(春)九年级物理下册 16.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教案二 沪粤版_第3页
(春)九年级物理下册 16.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教案二 沪粤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春)九年级物理下册 16.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教案二 沪粤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2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并且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2、了解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简单电动机的过程,探究电动机连续转动的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知识转化成应用技术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创造发明的意识。重点: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难点:直流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特点。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教具准备:挂图,直流电动机模型一、复习引入,实验激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把一根直导体AB放

2、在蹄形磁体的磁场里,并与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组成一闭合电路。(1)合上开关,接通电路,导体AB中产生由A向B流动的电流,这时导体AB向左运动起来。(2)将电源上的正、负极接线对换,合上开关,导体AB中产生由B向A流动的电流,这时导体AB向右运动起来。(3)将蹄形磁体的磁极上下翻转,导体AB的运动方向也发生变化。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②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二、进行新课1、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如图所示,在图甲中,通电线圈的ab边和cd边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因两边中电流方向相反,所以

3、两力方向相反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线圈就转动起来。当转到图乙所示位置时,这两个力恰好在同一直线上,而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线圈保持平衡。我们把这个位置叫做平衡位置。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要受力而转动。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如甲图所示:电刷B和半环E接触,电刷A和半环F接触,此时线圈中电流方向是a→b→c→d,受力方向是ab边受力向上,cd边受力向下,线圈的转动方向是顺时针。如图乙所示: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此时电刷正好接触了两个金属半环中间的绝缘部分,所以

4、线圈中没有电流流过,此时线圈在磁场中也不受力的作用。如丙图所示:当线圈由于惯性刚刚转过平衡位置时,电刷B和半环F接触,电刷A和半环E接触,此时线圈中电流方向是d→c→b→a,受力方向是ab边受力向下,cd边受力向上,转动方向是顺时针。如图丁所示: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此时电刷正好接触了两个金属半环中间的绝缘部分,所以线圈中没有电流流过,此时线圈在磁场中也不受力的作用。由于线圈的惯性,当其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又返回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了,这样这个直流电动机就能连续不断的转动下去了。通过上面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我们可以发现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主要有: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

5、。3、展示直流电动机模型1、介绍构造:支架→线圈转子→电刷→定子(磁极)2、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转速。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现在要使电动机模型中的线圈转动方向发生改变,应该将电源两极对调或将磁铁的两极对调。改变转速的方法: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越快。3、跟热机相比,电动机具有启动、停止方便、构造简单、体积小、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少等优点。三、学生小结四、作业板书:16.2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①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②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

6、磁场方向有关。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2)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主要有: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教学反思这节课在设计上把演示都换成了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在本节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在探究的具体事例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解释、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认识,主动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在这节课中活动设计,问题的引出和讨论交流,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去做、去说、去思,去发现,激

7、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课堂非常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的提高了科学素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