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检测 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检测 苏教版选修3

ID:29644259

大小:326.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检测 苏教版选修3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检测 苏教版选修3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检测 苏教版选修3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检测 苏教版选修3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检测 苏教版选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检测 苏教版选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生态工程第2节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的目标是恢复受到干扰的湿地生态系统B.对湿地的恢复不是简单的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的C.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D.有了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不用担心湿地的污染和破坏了答案: D2.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

2、能答案: C3.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指一切以水作为主要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如江、海、湖泊等B.地球上80%的湿地生态遭到破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等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最关键的是人类干预,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快速有效演替解析: 湿地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态,而不是水域生态系统;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灾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人类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

3、能。答案: C4.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图。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程是对肥水的处理过程,属于节水和废水处理应用的生态工程。答案: B5.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需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B.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应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C.加大投资力度,把生态工程建设放在首位D.我国生态工程已十分成熟解析: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4、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目的不仅仅在于保护生态环境,还应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我国生态工程还有许多不足,如缺少定量化模型的指导、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调控缺乏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等。答案: A6.“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  )A.改变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解析: 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的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5、答案: A7.“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解析: 生态系统是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A选项中茶树、猪、人等,只有生物没有无机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该生态系统能充分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减

6、少投入,但还需要人们不断投入一定的种子、幼猪、茶树、化肥等东西,C正确。答案: C8.用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使有机污水得到净化,下列与这一措施无关的是(  )A.要利用厌氧型微生物B.要利用需氧型微生物C.要首先清除污水中个体大的固体污染物D.污水净化后,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解析: 污水净化是将污水中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厌氧型微生物无氧呼吸不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答案: A9.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

7、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由此可知,环境容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不会扩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答案: B10.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作物“轮种”不仅能合

8、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