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学案苏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学案苏教版选修

ID:45379567

大小:171.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学案苏教版选修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学案苏教版选修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学案苏教版选修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学案苏教版选修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学案苏教版选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学案苏教版选修【学习目标】1、说出建立生态工程的原因、建立生态工程的流程和产生的效益(A)2、关注我国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A)【知识梳理】一、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1、遵循的原理生态工程建设既要遵循生态学原理,也要遵循适应性原则和高效益原则,即在强调可行性的前提下,突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与功能,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并将环境保护融于产业工程之中。2、基本过程:包括拟定目标与本底调查、系统分析、可行性评价与决策和技术设计等。其中技术设计是整个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拟定目标与本底调查:设计

2、时必须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协调的目标。本底调查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系统分析:是生态工程可行性分析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可行性评价与决策:通过可行性评价与决策分析,在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增加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生态系统恶化的风险。技术设计:通过改变食物链的方法,提高系统自身的迁移、转化、再生物质和利用能量的能力,充分利用原料、产品、副产品以及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提高整体的综合效益。3、生态系统技术设计的常用方法一是食物链(网)的“相接”。即连接平行的原本不相连接的种类,形成互利共生网络,

3、提高效率,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二是食物链(网)的“加环”。即在食物链(网)的中增加一些环节,以充分利用原先尚未利用的那部分物质和能量,促使物流和能流的路径畅通,发挥生产潜力,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二、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典型的例子是治污生态工程和生态农业工程。1、治污生态工程(1)包括固体、液体及有机废弃物的处理,生物肥料的研制与试用,湖区污染的生态治理,塑料的再生利用等方面。(2)生物氧化塘①概念:是利用藻类和细菌等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②净化污水的机理:表层(好氧层):分布有藻类,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有利于好氧菌降解废水中的

4、有机物。下层(兼性层):通常有无色杆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等优势菌种。底部(厌氧层):分布有硫酸还原细菌和甲烷杆菌。兼性菌和厌氧菌则通过好氧和厌氧反应,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还有钟虫、轮虫类和甲壳类等浮游动物,它们能去除塘中的营养物质,提高水的透明度。③多功能生物氧化塘工艺流程示意图污水进来后,首先进入沉砂环节,让一些固体废弃物沉淀下来。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高,就采用流程Ⅰ;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低,就采用流程Ⅲ或流程Ⅳ。藻-菌互生环节就是利用藻类吸收有机物产生氧气和细菌的分解作用,促进污水净化。出水前可通过对藻、菌进行控制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例1】(多选)目前

5、,—些地区采用人工浮床(如下图)治理水体污染。人工浮床净化水体的机理包括()A.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B.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C.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D.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2、生态恢复工程(1)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要实现一个地区环境的好转,首先就要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并在演替过程中保持长期的稳定和平衡。其中,恢复植被是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2)我国西部的生态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是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西部地区在落实退耕还林还草

6、政策后,当地植被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这说明在降雨量适宜的地区,生态植被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功能。【例2】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B.恢复植被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3、生态农业(1)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在一定区域内,因地制宜规划、组织和开展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2)生态农业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促进物质在系统内循环和重复使用,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例3】“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

7、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4、生态城市(城市环境生态工程)(1)生态城市:是基于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并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其特点主要包括注重高效和谐性、保持整体性和实现可持续性。(2)对城市环境的治理: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来考虑,即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首先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合理分布工业区、居住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