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实习报告水稻》word版

《田实习报告水稻》word版

ID:29658528

大小:12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21

《田实习报告水稻》word版_第1页
《田实习报告水稻》word版_第2页
《田实习报告水稻》word版_第3页
《田实习报告水稻》word版_第4页
《田实习报告水稻》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田实习报告水稻》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稻第一节水稻生产概况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占我国粮食作物总产近1/2。全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在地力相仿、施同等肥料的情况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常较旱地作物多,经济系数也比其他粮食作物高。水稻种植区域广,适应各种不同的土壤,可作为先锋作物。稻米的营养价值较高。籽粒中碳水化合物约占75%~79%;蛋白质6.5%~9%,少数品种最高含量可达12%~15%;脂肪为0.2%~2%;粗纤维0.2%~1%;灰分0.4%~1.5%。与其他粮食相比,稻米所含粗纤维最少,淀粉粒特小,并含有营养价值高的赖氨酸和苏氨酸,易于消化。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用途很广。米糠是

2、家畜的精饲料,在酿酒及医学、化工上用途很广。稻草不仅可造纸、编织草袋和绳索等,还是一种很好的硅酸肥和有机肥。二、水稻生产概况(一)世界水稻生产概况水稻在三大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中仅次于小麦,多于玉米。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欧洲与大洋洲各占1%以下。中国水稻总产和面积分别位于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印度是世界上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单产较低,总产不及中国,居世界第2位。日本、韩国、朝鲜的单产水平均居世界前列。(二)我国水稻生产概况200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2996×104hm2,平均每公顷稻谷产量由50年前的不足2t增加到2000年的6.27t

3、,单产在世界主要产稻国中名列前列。我国水稻生产过去以高产为目标,对稻米品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三、我国的水稻分区我国稻作分布区域辽阔,南自热带18°9′N的海南省三亚市,北至53°29′N的黑龙江省漠河;东自台湾省,西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低自东南沿海的潮田,高至海拔2710m(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上瓦村)的西南高原,都有水(旱)稻栽培。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南岭以南。Ⅱ.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Ⅲ.西南单双季稻稻作区我国西南部。Ⅳ.华北单季稻稻作区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Ⅴ.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辽东半岛西北与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Ⅵ.西北干旱区单季稻稻作区大兴安岭以西

4、,长城、祁连山和青藏高原以北。第二节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中国栽培稻种的演变与分类中国栽培稻由于分布区域辽阔,栽培历史悠久,生态环境多样,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下,出现了繁多的适应各稻区和各栽培季节的品种。丁颖曾根据它们的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过程,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5级:籼、粳亚种,早、中季稻和晚季稻群,水稻和陆稻型,粘稻和糯稻变种,栽培品种。1.籼稻和粳稻亚种籼稻(Indica)是基本型,籼稻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地理分布等方面都与野生稻相似,且易与野生稻自然杂交结实。粳稻(Japonica)是变异型,是籼稻在北移(或向高山移)的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逐渐适应于寒冷环境下生育的一种

5、气候生态型。因此籼稻适宜于高温、高湿和强光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粳稻适宜于气候温和、光照较弱和较干燥的温带地区和热带高地。长江以南主要是籼稻(太湖流域、苏南浙北为粳稻区,台湾主要为粳稻);黄河以北主要为粳稻;长江与黄河之间籼粳交替。在云南省的丽江、昭通一带2000m以上,全部栽培粳稻(年平均温度<16℃)。2.晚稻和早稻17晚稻和早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日长反应的特性不同。晚稻与华南的野生稻一样对短日照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条件下完成光周期诱导,所以晚稻是基本型。早稻在完成光周期诱导时对日照长短没有严格要求。由此认为早稻是由晚稻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经人工培育选择而形成的变异型。中稻的迟熟品种对日长的

6、反应接近晚稻;早中熟品种对日长的反应接近早稻。3.水稻和陆稻水稻(包括深水稻和浮水稻)与陆稻(也称旱稻)在植物学形态上差异不明显,水稻通气组织发达,旱稻通气组织不发达,但根系发达,主要差别是耐旱性不同。水稻的生活习性与沼泽植物的野生稻相似,从而可以认定水稻是基本型,陆稻是变异型。4.粘稻和糯稻粘稻是基本型,糯稻是变异型。粘稻米粒色泽略透明、有光泽,一般腹白明显;含直链淀粉20%~30%支链淀粉70%~80%;淀粉吸碘性很大,遇碘反应显蓝色。糯稻米粒色泽乳白色,无腹白;含支链淀粉98%以上,几乎不含直链淀粉;淀粉吸碘性很小,遇碘反应显棕红色。煮熟后粘性最强的为粳糯(也称大糯),次为籼糯(也称小

7、糯),再次为粳粘,而籼粘的粘性最弱。5.栽培品种籼和粳稻,早、中季和晚季稻,水和陆稻,粘和糯稻中,由于各地方栽培目的和栽培环境条件的不同,各个栽培品种的特征特性又是各不相同的。按熟期分为早、中、晚稻的早、中、迟熟品种九个类型。按穗粒性状分大穗型和多穗型(秆粗细、叶大小、蘖多少)。按茎秆长度可分为高、中、矮秆品种,一般粳稻偏矮、籼稻偏高;籼稻高秆>120cm,中秆100~120cm,矮秆<100cm。按育种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