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部分模拟题专题专练(含解析)

2014届高考化学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部分模拟题专题专练(含解析)

ID:29695655

大小:21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2014届高考化学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部分模拟题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1页
2014届高考化学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部分模拟题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2页
2014届高考化学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部分模拟题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3页
2014届高考化学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部分模拟题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4页
2014届高考化学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部分模拟题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化学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部分模拟题专题专练(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1化学常用计量1、(2013·福建高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25℃与60℃时,水的pH相等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H相等【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如下几点:(1)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时应注意:必须是气体。必须在标准状况下。(2)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及pH的影响:越热越电离。(3)△H与化学计量数的对应关系:成正比。(4)恰好中和是指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解析】选C。因为

2、不知道11.2LO3是否是处于标准状况下,所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A选项错误;由于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所以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pH减小,B选项错误;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这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完全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C选项正确;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加倍,D选项错误。2、(2013·福建高考·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解

3、析】选C。量筒用来量取液体的,一般不用来配制溶液。其它选项正确。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一些实验常识,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也体现考试说明中的提高实验考查要求。3、(2013·山东高考·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阿伏加德罗常数)【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强、弱电解质的

4、不同。【解析】选B,A项,次氯酸属于弱酸,但它对应的盐,属于强电解质,A错;C项,盐酸和食盐溶液均能通过离子导电,但是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错;D项,电解NaCl溶液得到1mol的氢气时,理论上需要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错。4、(2013·安徽高考·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储氢释氢NaHCO3+H2HCOONa+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2O放出2.24L的H2【解题指南】根据题给

5、化学方程式从不同角度分析:题目给出的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变化物质结构的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及气体摩尔体积【解析】选B。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储氢原理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错误BNaHCO3、HCOONa均属于盐类含离子键,酸根内部含共价键。正确C储氢过程中NaHCO3中C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被还原。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出氢气的体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是2.24L.错误5、(2013·上海高考·11)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

6、常数(NA)可表示为11.D【解析】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考生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计算能力。NH3被催化氧化转化为NO,转移电子数为5,由题意可得5VL/22.4L·mol-1×NA=n,解之得NA=22.4n/5V,故答案为:D。6、(2013·新课标全国卷·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

7、的电子数为2NA[【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具体微粒个数的求法分析,注意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应用的条件。【解析】选D。因为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而只有1mo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才是2NA,由此判断D项不正确;A项NO2、CO2都是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从而分析A项正确,因此A项与题意不符;B项,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相同,等质量的两者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从而分析B项正确,因此B项与题意不符;C项,NO2、N2O4的最简式相同,等质量的两者含有的原子数相同,与状况无关,从而分析C项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