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新人教版选修1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新人教版选修1

ID:29697630

大小:57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22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知识点一 微生物的培养1.培养基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①________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②________的营养基质营养构成 议一议:高温灭菌的原理是什么?2.无菌技术消毒灭菌 想一想:接种过程为什么要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3.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1)配制培养基:称量→混合→溶化→调pH→分装→包扎(2)灭

2、菌:加水→加培养基→密封→排冷气→维持压力→取出倒平板(或搁置斜面)(3)接种(4)培养: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恒温箱内培养 查一查:什么是菌落?它有什么用途?知识点二 微生物的利用1.菌种保藏(1)临时保藏(2)长期保存法:________法,放在________下保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菌种筛选(2)统计菌落数目(3)设置对照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土壤取样:选择富含________的环境(2)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A.制备鉴别培养基:主

3、要碳源是________B.刚果红染色法a.先培养________,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b.________时加入刚果红(3)进一步鉴定a.为确定得到的菌是否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进行________的实验b.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________进行定量测定 想一想:什么叫选择培养基?看一看: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的原理是什么?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1)目的要明确:配制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确定配制的培养基种类。(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3)pH要

4、适宜:细菌为6.5~7.5,放线菌为7.5~8.5,真菌为5.0~6.0,培养不同微生物所需pH不同。2.培养基的营养构成(1)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2)不同培养基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3.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注意事项(1)倒平板的适宜温度是50℃左右,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2)平板需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项目优点缺点适

5、用范围平板划线法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不能计数适用于好氧菌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适用于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自我校对:①营养物质 ②生长繁殖 ③水 ④碳源 ⑤氮源 ⑥无机盐 ⑦特殊营养物质 ⑧氧气 ⑨温和 有害的微生物 ⑪芽孢 ⑫孢子 ⑬煮沸消毒法 ⑭巴氏消毒法 ⑮所有的微生物 ⑯灼烧 ⑰干热 ⑱高压蒸汽 ⑲接种环、涂布器 ⑳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平板 酒精灯火焰 固体斜面 菌落 4℃ 不长 污染 甘油管藏 -20℃ 选择培养基 尿素 稀

6、释涂布平板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 ×M 被测试的条件 非测试因素 纤维素 CMC—Na 微生物 倒平板 发酵产纤维素酶 葡萄糖议一议:高温可以使菌体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变性失活,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想一想:因为这里是一个无菌区,可以避免杂菌污染。查一查:菌落是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不同细菌的菌落在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的特征不同,它可以作为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想一想: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

7、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目的是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看一看: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从而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及相关技术一、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及培养基配方基本营养要素: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营养要素来源功能碳源无机碳源CO2、NaHCO3、CaCO3等含碳无机物①构成细胞中的物质和一

8、些代谢产物;②既是碳源又是能源有机碳源糖类、脂质、蛋白质、有机酸、石油、花生粉饼等氮源无机氮源无机氮:NH3、铵盐、硝酸盐、N2等将无机氮合成含氮的代谢产物有机氮源牛肉膏、蛋白胨、核酸、尿素、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的代谢产物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①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②参与代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①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②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