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归纳

ID:29748444

大小:137.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3

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归纳_第1页
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归纳_第2页
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归纳_第3页
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归纳_第4页
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归纳【温馨提示:本知识体系是老师精心收集和整理的,希望同学们能够细心阅读、记忆和理解,它涵盖了整个初中物理知识、理论。————长山中学樊玉宝】第一部分基本物理量1、速度(v)⑴单位:米/秒(m/s)⑵定义及物理意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质量(m)⑴单位:千克(kg)⑵定义及物理意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表示物质多少的物理量。3、密度(ρ)⑴单位:千克/米3(kg/m3)⑵定义及物理意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表示物质的疏密程度。4、力(F)⑴单位:牛顿(N)⑵定义及物理意

2、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重力(G)⑴单位:牛顿(N)⑵定义及物理意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6压力(F)⑴单位:牛顿(N)⑵定义及物理意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7、压强(P)⑴单位:帕斯卡(Pa)⑵定义及物理意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强弱。8、浮力(F浮)⑴单位:牛顿(N)⑵定义及物理意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9、功(w)⑴单位:焦耳(J)⑵定义及物理意义: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10

3、、功率(P)⑴单位:瓦特(W)⑵定义及物理意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11、机械效率(η)13定义及物理意义:使用机械时,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大小,无单位。有用功一定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12、比热容(c)⑴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J/kg•℃)⑵定义及物理意义:1kg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表示物质存储热量本领的强弱。13、温度(t)⑴单位:摄氏度(℃)⑵定义及物理意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14、热量(Q)⑴单位:焦耳(J)⑵定义及物理意义: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表示内能的变化量。15、热值(q)⑴单位:焦耳/千克(J/kg)⑵定义及物理意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热值。表示物质燃烧放热本领的强弱。16、电流(I)⑴单位:安培(A)⑵定义及物理意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电流。17、电压(U)⑴单位:伏特(V)⑵定义及物理意义: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18、电阻(R)⑴单位:欧姆(Ω)⑵定义及物理意义: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强弱。19、电功(w)⑴单位:焦耳(J)⑵定义及物理意义:电流做功的多少。电流做多少功就消耗多少电能。20、电功率

5、(P)⑴单位:瓦特(W)⑵定义及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1、电热(Q)⑴单位:焦耳(J)⑵定义及物理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是电能转化成内能。第二部分物理常用公式1、速度:v=s/t(s为路程,t为时间)2、重力:G=mg(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3、密度:ρ=m/v(m为质量,v为体积)4、压强:⑴P=F/S(F为压力,S为接触面积)13⑵P=ρgh(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深度)5、浮力:⑴F浮=G排=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法)⑵F浮=G物(平衡法,仅适用于物体悬浮或漂浮)⑶F浮=F下-F

6、上(原因法,适用于规则物体)⑷F浮=G-F(称重法)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F1为动力,L1为动力臂,F2为阻力,L2为阻力臂)7、实际滑轮组:F=1/n(G物+G())(G物为所提升物体的重力,G(为动滑轮总重,n为吊动滑轮绳子段数,不计绳重和摩擦)8、功:w=Fs(F为力,s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Gh(克服重力做功)=fs(克服摩擦力做功)=Pt(P为功率,t为做功时间)9、功率:P=w/t(w为功,t为做功时间)=Fv(F为力,v为物体速度)10、机械效率:η=w有/w总(w有为有用功,w总为总功)11、滑轮组效率:⑴η=G/

7、nF(竖直方向提升重物)⑵η=f/nF(水平方向拉动物体)12、物体吸放热:Q=cmΔt(c为比热容,m为质量,Δt为温度变化量)13、燃料完全燃烧放热:Q放=q·m(q为燃料热值,m为燃料质量)14、电流:I=U/R=P/U电阻:R=U/I=U2/P电压:U=IR=P/I15、电功:W=UIt=Pt=I2Rt=U2/Rt16、电功率:P=W/t=UI=I2R=U2/R17、电热:Q=I2Rt(焦耳定律)=W(纯电阻电路)18、串联电路特点:13⑴I=I1=I2U=U1+U2R=R1+R2⑵U1/U2=R1/R219、并联电路特点:⑴I=I1+I2U=U1

8、=U21/R=1/R1+1/R2⑵I1/I2=R2/R1第三部分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