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自己整理的

微生物复习自己整理的

ID:29751706

大小:17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3

微生物复习自己整理的_第1页
微生物复习自己整理的_第2页
微生物复习自己整理的_第3页
微生物复习自己整理的_第4页
微生物复习自己整理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复习自己整理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绪论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特点:小、简、低①原核类:“三菌三体”放线菌、蓝细菌、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②真核类: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③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易转化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易⑤种类多,分布广3、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

2、有益微生物就,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0.5.~1微米,长度0.5~5微米)、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细胞壁可少,但细胞膜定不能少。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特殊结构:鞭毛、菌毛、性毛、糖被(包括类膜和粘液层)和芽孢(伴孢晶体)等。3、G+和G-细胞壁的区别:4、细菌繁殖:(裂殖为主,少数芽殖)裂殖: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芽殖:指在母细胞表面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其长大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再

3、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繁殖方式。5、细菌的测量:单位(微米),量度其亚细胞构造要用纳米作单位。6、菌落:由一个细菌细胞在固态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菌台:把大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的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较大表面上,结果长出大量“菌落”相互连成一片。7、菌落特征: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菌落与个体的关系:①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尤其是球菌:较小、厚、边缘圆整的半球状菌落②有鞭毛,运动能力强的细菌一般形成大而平坦、边缘多缺刻、不规则形状的菌落③有糖被的细菌:大型、透明、

4、蛋清状的菌落④有芽孢的细菌:外观粗糙,“干燥”、不透明且表面多褶。8、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几乎都呈G+)①繁殖方式:借孢子(无性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有鞭毛、无鞭毛)借菌丝(菌丝断裂,只有横裂一种)基内菌丝断裂、任何菌丝片段②菌落特征: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绒丝状,上有一薄层的彩色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的正反面颜色不一致,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现象。③砂眼:由衣原体引起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真核微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

5、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2、细胞壁:多糖(主)、蛋白质、脂类。3、酵母菌:(单细胞)①繁殖方式:无性(芽殖,出芽为主;裂殖)有性:子囊孢子②生活史:指上一代生物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过程类型:A.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B.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质配-核配-减数分裂)C.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的形式存在4、霉菌:丝状真菌的俗称,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能分解自然界中一般微生物不能或很难分解的纤维素、木质素)①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菌丝②霉菌的菌丝分为:无隔菌丝、有隔菌丝(多细胞)5、营养菌丝

6、的特化形态:根霉菌:假根、匍匐菌丝青霉:帚状菌丝曲霉:足细胞6、三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繁殖菌丝7、子实体:(气生菌丝主要特化成各种形态的子实体)指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性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一、1、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或RNA得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2、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包括①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②亚病毒:类病毒:只含具有独立侵染性的RNA组分拟病毒:只含不具独立侵染性的RNA组分阮病毒:只含单一蛋白质组分。3、

7、病毒粒的对称体制三种:螺旋对称(烟草花叶病毒)、二十面对称(腺病毒)、复合对称(T偶数噬菌体)(螺旋对称与二十面体对称相结合的结果)。4、噬菌体的繁殖分为五个阶段: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①烈性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以上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②温和噬菌体: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即称温和噬菌体。(其宿主就称溶源菌)5、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三个时期: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6、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的复制而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