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

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

ID:29780349

大小:12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3

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_第1页
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_第2页
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_第3页
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_第4页
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4章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A.初生演替B.生物入侵C.生物进化D.竞争2.某同学在对一块5000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点,每个样点4m2,发现5个样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A.15000B.16250C.17500D.700003.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

2、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5.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关于其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

3、保持稳定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6.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C.种群死亡率超过10%D.种群结构太复杂7.下图A、B为两个国家的人口的年龄组成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此图回答,哪一个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8.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条最不可能发生()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D.无生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9.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4、()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10.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11.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年龄期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

5、年期200400600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12.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13.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

6、如下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14.下列属于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二、非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

7、地,三年后,水葫芦征服了所有水生植物,反客为主,在刚果河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最后是请来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请回答:(1)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2)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3)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4)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分别用除草剂和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