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七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七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

ID:29785365

大小:62.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3

高中历史专题七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七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专题检测一.选择题1、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3、《四月提纲》提出A、把大型企业全部国有B、推翻沙皇专制政权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

2、革命D、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4、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是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B、明确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5、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而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①经济制度不利于农业生产②农业集体化中的失误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④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④6、十

3、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7、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直接要达到的目的包含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借用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8、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②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③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④实行“不劳动者不得

4、食”的分配原则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9、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A、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大型和重要的工矿企业允许资本经营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D、目的是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0、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B、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C、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其弊端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剩余粮食征收方式是A、有偿征收B、无偿征收

5、C、低价购买D、限价购买12、1921年苏维埃俄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包括A、七年战争的严重破坏B、1921年的严重天灾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苏维埃俄国政治危机的影响13、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哪项决定更具有策略性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B、由工人对一切企业实行生产监督C、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D、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4、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

6、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15、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制定新经济政策的最基本依据是A、从俄国国情出发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C、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6、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C、开展农业集体化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17、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A、卫国战争期间B、一五计划完成后C、二五计划完成后D、三五计划完成后18、对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客观评价是①基本上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②这种体制有

7、严重的缺点和弊端③后来这种体制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④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9、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A、“八一九”事件B、宣布实行多党制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D、《阿拉木图宣言》20、导致苏联剧变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A、“八一九”事件B、阿拉木图宣言》的签定C、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D、明斯克协定的签署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

8、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养,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三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