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

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

ID:29798989

大小:299.5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3

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_第1页
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_第2页
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_第3页
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_第4页
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和群落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2013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答案 C解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A选项描述的是性别比例,B选项描述的是年龄组成,D选项描述的是死亡率,C选项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2.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B.t2~t3时间段

2、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t5时种群密度对乙种群的制约作用大于t4时D.甲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2,乙种群为t4答案 D解析 图中纵坐标表示增长速率,甲、乙种群的增长速率是先升后降最终为0,所以两曲线都表示“S”型曲线,A说法正确;增长速率大于0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说法正确;种群数量越多,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作用越大,C说法正确;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时间分别为t3和t5,D说法错误。3.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调查某双子叶

3、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答案 D解析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丰富度时,应该调查植物的种类总数,不能取平均值,A错误;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C错误;取样方法可根据地段形状来确定,D正确。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分层分布创造了条件D.火灾后森林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答案 B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生物进化必然伴

4、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种群密度的变化除与出生率有关外,还与死亡率等有关,B错误;群落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食物等条件,所以,动物的垂直分层依赖于植物的垂直结构,C正确;火灾后的森林的土壤中往往有些植物种子、繁殖体等,故其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正确。5.生态学家高斯(G.W.Gause)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结果。数据显示,第5天以后其数量维持在375个左右(即K值)。下列有关K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种群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相似B.该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于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C.

5、K值是指在环境不受破坏时,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灭鼠的有效办法是既杀死老鼠,又采取措施降低K值答案 A解析 不同的种群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其K值也可能不同,A错误;大草履虫在不同的环境中,其K值大小一般不同,所以,图示只能反映在题中实验条件下K值的大小,B正确;K值是指一定的环境下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C正确;灭鼠的有效办法是既杀死老鼠,又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其K值,D正确。6.下图是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MN时期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B.与M点相比,N点时酵母菌种内斗争更为激烈C.酵母菌种群数量从P点

6、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外,还有酒精浓度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等D.图示时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变化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答案 A解析 酵母菌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繁殖,MN时期的初期,酵母菌数量快速增加,因此既存在有氧呼吸又存在无氧呼吸;N点酵母菌的数量高于M点,且此时酒精浓度高,营养物质由于消耗减少,此时种内斗争高于M点;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加,无氧呼吸强度增强,培养液中酒精浓度升高,营养物质由于消耗减少,培养液中pH降低,故酵母菌数量下降;培养初期,酵母菌的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P点后,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7.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

7、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农田中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B.随机扫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C.研究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各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D.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答案 C解析 理解群落的概念、结构是解题的切入点。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