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4评价思想感情教师用书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4评价思想感情教师用书

ID:29811994

大小:205.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3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4评价思想感情教师用书_第1页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4评价思想感情教师用书_第2页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4评价思想感情教师用书_第3页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4评价思想感情教师用书_第4页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4评价思想感情教师用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4评价思想感情教师用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四 评价思想感情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文本见“考点三”“例5”),回答问题。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生考生答案得分误区诊断甲生①开篇两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冷寂孤独。②“一笑琅然”,由先前的孤寂悲冷到心情无比畅快3分

2、该答案中的“冷寂孤独”“无比畅快”扣住了要点,但是分析不够全面细致,遗漏了要点,故失1分。乙生诗人“推开篷”看到“雪满天”,然后“诗豪与风雪争先”写出了作者的豪迈之情。诗人夜入洞庭湖畔,灯火青荧,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一笑琅然”写出了作者的爽快和乐观3分该考生答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但是答案结构层次混乱,不够条理,故扣1分。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解答时需要先通读全曲,仔细分析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然后组织答案。前两句作者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时间是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灯火

3、青荧,衬出了客船的冷寂。孤舟无伴,船外又是茫茫一片,作者的孤寂之情、羁旅之思可想而知。结合题目中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际上是作者在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又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推篷而出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惊喜顿生,豪兴迸发,挥毫成诗。狼毫一落,作者“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凉一扫而光,代之以乐观旷达之情。【答案】 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寂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

4、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一、分析诗歌思想感情“6抓”“2思考”(针对“短板一”)(一)“6抓”1.抓住诗题。诗歌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诗歌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2.抓住关键词。有些诗歌,诗(词)人在诗(词)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歌的感情,抓住了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

5、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便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词)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如思乡诗(词),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词),多写离情别绪和深厚友情。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乐景”表示“乐情”,“哀景”表示“哀情”。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词)常用“以乐景写哀情

6、”的写法。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5.抓住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词)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词)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所以要注意分析诗(词)中意象来揣摩诗(词)人的情感。6.抓住注释。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下面就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做一表格:注释分类所暗示内容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词)人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诗歌

7、的感情基调介绍别人评价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二)“2思考”1.从时间角度思考,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2.从描述对象角度思考,不仅要看描述主体(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二、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答题“3步骤”(针对“短板二”)步骤1:明确诗歌是何种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以便确定所抒哪种情感。步骤2: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句(联)写了××”。步骤3: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专项

8、练]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龙潭夜坐①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 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传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