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

ID:29815523

大小:122.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3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9湖心亭看雪☆课文导读本文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更定(ɡēnɡ)  毳衣(cuì)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dànɡ)一芥(jiè)崇祯(chónɡzhēn)铺毡(zhān)喃喃(nán)更有此人(ɡènɡ)强饮(qiǎnɡ)二、词语释义更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余拿一小船:拿,

2、撑,划。拥毳衣炉火:拥,围裹。毳衣,细毛皮衣。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上下一白:一白,全白。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焉得:哪能。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舟子:船夫。三、语句解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赏析: 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

3、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四、作家作品张岱(1597—1679),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4、》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五、背景探视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  )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铺毡(  )对坐  

5、强(  )饮2.下列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上下一白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是日更定是金陵人D.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3.翻译下面句子。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往湖心亭/看雪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湖中人/鸟声俱绝D.余/强饮三大白/

6、而别二、整体感知1.文言文常有省略主语的现象,翻译时,我们要把它们补充出来。请把下一段文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出来。(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填空。⑴本文选自《 _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山阴人,明亡后不仕。⑵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

7、_。⑶是日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⑸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4.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                                            

8、                            三、课内阅读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_____________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