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

ID:29843101

大小:4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4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过关检测1.(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模拟,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然则鼓民力奈何?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中国礼俗,其贻害民力……而沿习至深,害效最著者,英若吸食鸦片、女子缠足二事……孰知种以之弱,国以之贫,兵以之窳(yu,粗劣),胥于此焉。材料二 其开民智奈何……是故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西学,非另立选举之法,别开用人之途,而废八股、试帖、策、论诸制科不可。——严复《原强

2、》(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贻害民力最甚的“礼俗”是什么?有什么危害?(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为什么提倡“开民智”?据材料二指出他认为“开民智”的具体措施。2.(东北三省三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箝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梁启超年谱长编》材料二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

3、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梁启超《爱国论》材料三 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

4、及其影响。主要影响:促进思想启蒙;激发爱国热情;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材料二 我现在不怕国民党用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住置上。——袁世凯材料三 请回答:(1)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大的政治愿望是什么?(2)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能否把袁世凯“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3)袁世凯用什么手段解决了他害怕出现的情况?袁世凯下一步又干了什

5、么?解析:本题以宋教仁和袁世凯的言论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两种力量斗争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后,宋教仁等革命党人欲通过议会斗争维持共和制度,而袁世凯则通过各种手段,建立起了专制独裁统治。第(1)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并加以概括;第(2)问要结合辛亥革命后的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第(3)问注意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来回答。答案:(1)实行议会政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不能。理由:袁世凯代表着北洋封建军阀的利益,掌握了政府的实权,中国的封建势力仍然强大。(3)①派人刺杀了宋教仁。②解散国民

6、党和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公开复辟帝制。4.(2010年高考山东卷,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谭嗣同《仁学》(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对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积极作用,考查从材料

7、中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迁移和理解能力。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并结合谭嗣同的主张加以论证。从材料中“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君”由“民”选举产生;“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可以看出“民”同样可以废“君”;这实际上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第(2)问“主权在民”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体现为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要从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的进程,尤其是颁布的《中华民国临

8、时约法》角度分析其实际运用。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思想家:卢梭。(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宁夏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4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