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 亚洲觉醒的先驱 新人教版选修4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 亚洲觉醒的先驱 新人教版选修4

ID:29692440

大小:11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 亚洲觉醒的先驱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 亚洲觉醒的先驱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 亚洲觉醒的先驱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 亚洲觉醒的先驱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2-2 亚洲觉醒的先驱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2-2亚洲觉醒的先驱新人教版选修41.(2010年陕西省渭南市高三第二次质检,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年可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材料二 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

2、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意图排挤而以独得俄助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2

3、)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2.(2010年11月苏州五市四区高三期中考,25)“中山公园”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立的。迄今为止,中山公园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同名公园。中国中山公园联谊会副会长、武汉中山公园党委副书记柯昌伟说,全球共有75座中山公园,其中内地就有51座,目前全国的中山公园正积极计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阅读下列孙中山的几段话:材料一 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心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感动风潮,

4、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弥留之际,他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和平——奋斗——救中国——”。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感受到孙中山的什么精神?“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的中心内容

5、是什么?体现了孙中山什么高尚品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以感受到孙中山先生百折不回、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指的是在孙中山先生不懈努力下,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局面形成。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分析出,中心内容是追求民主自由与平等;“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体现了孙中山奋斗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答案:(1)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说明了在孙中山等人坚持不懈反清起义影响和英勇顽强精神推动下,革命形势

6、迅速发展,推翻清朝统治的局面已经形成。(2)追求民主自由与平等权利,唤起民众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为实现这个目标加快努力。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或“为国奋斗的高尚情怀”)。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九次训练,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以使印度和整个宇宙幸福繁荣。——(法)米尼克

7、·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材料二 印度为怀念圣雄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上面用英文和印文铭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材料三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请回答:

8、(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甘地追求的目标,体现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2)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结合材料一、二对其作简要评价。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及历史评价能力。第(1)问材料一体现的是甘地的非暴力主张,即和平或和解主张;材料二体现了他的民族主义精神。精神品质应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