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夯实双基+拓展提升)第9讲 群落的结构及群落的演替双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版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夯实双基+拓展提升)第9讲 群落的结构及群落的演替双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845791

大小:1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4

2014版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夯实双基+拓展提升)第9讲 群落的结构及群落的演替双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4版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夯实双基+拓展提升)第9讲 群落的结构及群落的演替双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4版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夯实双基+拓展提升)第9讲 群落的结构及群落的演替双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4版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夯实双基+拓展提升)第9讲 群落的结构及群落的演替双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4版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夯实双基+拓展提升)第9讲 群落的结构及群落的演替双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讲 群落的结构及群落的演替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2.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3.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

2、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图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关系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印度牛、沙漠狐、北极熊以及相应的草本和微生物等在大兴安岭圈养起来均可生活良好,并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自然生物群落中总存在多条食物链C.草原生物群落只存在水平结构D.高原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3、5.下列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群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B.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若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总趋势是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演替现象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6.回答下列问题。(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变化的曲线是( )(2)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的数量会 减少 ,影响物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温度 。(3)试推断随环境污染的加剧,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 下降 。 1.全年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森林远大于农田,主要原因是

4、前者( )A.以木本植物为主B.土壤肥沃C.不施农药D.植物群体有分层结构 2.下列有关物种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一定越高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物种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 3.(2011·海南卷)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

5、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4.群落演替达到的最稳定的阶段是( )A.地衣阶段B.苔藓阶段C.灌木阶段D.森林阶段 5.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饲养方式植丛中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他鱼种a单养0.420.120.010.45混养0.050.350.050.55鱼种b单养0.430.230.010.33混养0.400.120.040.44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②单养时鱼种b多出没在池底③混养时两种鱼多

6、出没在池底④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④ 6.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为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 。(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有机酸 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 土壤 的过程。(3)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 草本植物阶段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

7、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 苔藓阶段,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苔藓阶段 。(5)在以下演替过程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A ,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B 。A.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C.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D.森林阶段第9讲夯实双基1.D 2.C 3.C 4.B 5.B6.(1)C (2)减少 温度 (3)下降 拓展提升1.D 2.C 3.D 4.D 5.A6.(1)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 (2)有机酸 土壤 (3)草本植物阶段 (4)苔藓阶段 苔藓阶段 (5)A 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