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ID:29917031

大小:15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5

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_第1页
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_第2页
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_第3页
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_第4页
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摘要; 介绍基坑工程中组合式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在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设计中,当采用单一支护结构体系不能满足基坑支护的安全、经济及工期要求时,可考虑在同一基坑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支护型式的组合式支护体系,如在基坑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上部放坡或土钉墙+下部桩墙、上部桩墙+下部锚喷支护等。在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站厅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结合场地基岩面较高、起伏大的实际情况,在南站厅围护结构设计中采用了上部排桩+下部锚喷支护的阶梯型组合式支护结构,本文介绍了此类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以供探讨

2、。一、概述      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位于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交叉路口以北的江南大道下,车站全长180.7m,呈南北走向。采用了站台与站厅分离布置的方式,站台层由两个矿山法施工的单跨单层马蹄形隧道组成,左右线间距28.2m,站厅及设备用房位于车站南北两端,为地下三层框架结构,南、北两个站厅规模相当,基坑开挖尺寸分别为51.3x18.2m、52.5x19.2m,基坑底面埋深24m。      车站所在路口西北角为二十层南海石油大厦,其北为高层住宅和南丰商场,东北角为多层住宅和邻街商业。沿江南西路南侧是海珠涌。由于江南大道为城市南北主

3、干道,站址地面交通繁忙,为确保交通畅通,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其作业顺序是:先后分三次倒边作好外围结构,架设军用梁及路面盖板覆盖路面,之后恢复地面交通,在临时路面下方顺序进行土方开挖及车站主体结构的作业。      虽然南、北站厅的基坑规模、形式相同,但由于场地地层起伏较大,南站厅所处东湖段地层强风化带顶面埋深较浅,埋深只有8.3m~13.6m,北站厅所处西濠段地层强风化带顶面埋深较深,为26.6m~27.5m。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支护形式。北站厅风化带埋深较深,采用直径1.4m、间距1.6

4、m的排桩支护,南站厅风化带顶面埋深较浅,采用上部直径1.2m、间距1.5m排桩+下部锚喷的阶梯型组合式支护结构。二、地质概况(一)地貌、地层      场地原始地貌为残丘和平缓坡地,后经填筑平整为宽阔街道,车站南端临海珠涌,地表普遍为厚0.2m的水泥路面。本站场属白垩系红砂岩地层,基岩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局部为泥岩、泥灰岩。基岩面起伏较大,南段东湖段地层强风化带顶面埋深8.3m~13.6m,北段西濠段地层强风化带顶面埋深26.6m~27.5m。两岩段强度差异大,其中东湖段地层岩石较软,西濠段地层含钙质较多,强度相对较高。场区内未发现断层

5、破碎带,岩石裂隙不发育。(二)工程地质分层(1)人工填土:主要为杂填土,层厚1.0~7.2m之间,较常见为2.5~4.0m。(2-2)淤泥层:为灰黑色淤泥质土,土质较均匀细腻,粘性强,下部常有粉细砂,主要分布在海珠涌及其两侧附近。(4-1)冲积粘性土层:红白色粉质粘土,软~可塑。层厚0.5~9.5m,顶面埋深1.0~5.9m。(4-2)冲积砂层:灰~灰白含粗砂、砾砂、中细砂。层厚0.5~1.6m,顶面埋深5.0~7.1m。(5-1)残积可塑土层:棕红色粉土、粉质粘土,可塑,砂质含量高,风化透彻。层厚0.9~14.1m,顶面埋深1.7~

6、10.5m。(5-2)残积土硬塑层:为紫红~灰色粉质粘土、粘土,粘性差,硬塑。层厚0.5~7.6m,顶面埋深5.1~20.3m。(6)全风化带:全风化泥岩、粉细砂岩、砂岩、砂砾岩。原岩矿物大多风化成土。层厚0.5~8.2m,顶面埋深7~23.5m。(7)强风化带:强风化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场区普遍分布,层厚1.2~23.5m,一般厚度为1.4~4m。顶面埋深6.4~27.5m。(8)中风化带:中风化泥岩、砂岩、泥灰岩。岩石裂隙不发育,完整性较好,较硬。本层分布广,厚度变化大。层厚2.0~17.6m,顶面埋深7.7~31.5m。(9

7、)微风化带:微风化泥质砂岩、泥岩、泥灰岩。岩石完整性好。层顶面埋深17.5~34.5m。      本工程场地基岩强风化岩风化裂隙发育,但延伸短,产状杂乱,裂隙面多有泥质、钙质充填及铁锈质渲染;中~微风化岩石裂隙较发育,主要为倾角5°~30°的缓倾角裂隙,少量中等及陡倾角裂隙,裂隙面多充填钙质薄膜,沿裂隙面岩层易开裂成块状。岩层产状受珠江向斜构造的控制,岩层往北倾斜,倾角5°~35°。(三)水文地质      地下水有孔隙水和裂隙水      两种。孔隙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系地层中。土层透水性差,富水性差,水量较贫。地下稳定水位埋深为2.

8、2~6.0m。基岩裂隙水贫乏。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四)工程地质评价      本站场地质条件简单~较简单。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三、车站南站厅基坑围护结构方案      南站厅围护结构,对于中风化岩层以上的上覆土层,围护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